《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

时间: 2025-01-11 02:33:26

娇云漠漠护层轩,嫩水溅溅不见源。

禁柳万条金细捻,宫花一段锦新翻。

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世喧。

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娇云漠漠护层轩,嫩水溅溅不见源。
禁柳万条金细捻,宫花一段锦新翻。
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世喧。
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

白话文翻译:

柔和的云雾轻轻笼罩着高高的轩阁,嫩绿的水流潺潺,却看不到它的源头。
禁苑中的柳树万条如金丝般细长,宫中的花朵新翻出一段绚丽的锦绣。
身心闲适时才更能体会春天的乐趣,虽然天地广阔,但仍然感到世间的喧嚣。
不在乎玉盘上的冰霜未曾赐予,整日的清谈自能消除烦忧。

注释:

  • 娇云:柔和的云。
  • 层轩:高阁或楼台。
  • 嫩水:清澈而柔和的水流。
  • 禁柳:指禁苑中的柳树。
  • 金细捻:形容柳条细长而柔软,像金丝一样。
  • 宫花:宫廷花卉,象征富贵。
  • 锦新翻:新翻出的美丽花朵,形容颜色鲜艳。
  • 身闲:心境闲适。
  • 春乐:春天的乐趣。
  • 玉盘冰:比喻美好事物未能及时享用。
  • 清谈:高雅的对话。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禁柳”和“宫花”可以看作是古代宫廷生活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领袖之一,在政治上推行新法,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文学上,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平易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在任职期间,体现了他在政治生活与个人内心感受之间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和内心的闲适,反映了他对政治事务的超然态度,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境。

诗歌鉴赏:

《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是王安石的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闲适情怀。开篇“娇云漠漠护层轩”,柔和的云雾轻轻地笼罩着高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接着“嫩水溅溅不见源”,清澈的水流潺潺而过,却难以追溯其源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中间两句“禁柳万条金细捻,宫花一段锦新翻”则通过对柳树与花朵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暗含了对繁华生活的沉醉。

最后两句“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世喧”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闲适的状态下,更能体会到春天的乐趣,尽管天地广阔,依旧感受到外界的喧嚣。结尾“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则表示,诗人并不在乎外界的荣华富贵,反而更重视内心的清谈与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并传达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娇云漠漠护层轩:描绘了高阁被柔和的云雾围绕,营造出宁静的气氛。
  2. 嫩水溅溅不见源:水波轻轻荡漾,流动而不见源头,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3. 禁柳万条金细捻:形容柳树的细长柔软,生动地展示了春天的景象。
  4. 宫花一段锦新翻:新绽的宫廷花朵,象征着美丽和富贵。
  5. 身闲始更知春乐:身心放松时,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春天的乐趣。
  6. 地广还同僻世喧:虽地广人稀,却依旧感受到外界的喧嚣。
  7. 不恨玉盘冰未赐:不在意外物的赠予与否,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8. 清谈终日自蠲烦:日常的清谈能够化解内心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金丝,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如“娇云”与“嫩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通过“春乐”,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深入人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以及在闲适中体悟生活乐趣的心态。诗人采取超然的态度,淡泊名利,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得,反映了他对生活哲学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柔和与宁静,营造出舒适的氛围。
  2. :象征着流动与生命的无常。
  3.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4. :象征着富贵与美丽,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娇云漠漠”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喧嚣
    • B. 宁静
    • C. 悲伤
    • D. 富贵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禁柳”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外界荣华富贵的向往。 (对/错)

答案:

  1. B
  2. 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王安石更侧重于内心的闲适与哲理思考,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