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7:43: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时勇游山,说山喜动色。
中年谪南方,庐阜得深历。
当时不类谪,忘腰带之适。
怪人肝鬲异,破贼喜折屐。
只今窜林下,织衣而耕食。
缅怀兹两士,吾宗气相得。
吾春种桃时,子晓寻嵩日。
似闻黄面子,为采乌头出。
去年陟岱宗,一士世莫识。
天门邀之下,倾倒意已极。
斯人与人异,龙虎两超忽。
重寻亦无路,颠雨石崖坼。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我勇敢游山,山水间我常常兴奋不已。
中年时我被贬到南方,庐阜山的深邃让我有所领悟。
那时并不觉得自己被贬,甚至忘记了身上的腰带是否合适。
奇怪的是,那些人肝肠寸断,打贼时却乐于破鞋。
如今我在山林下隐居,织衣耕作,过着朴素的生活。
回想起那两位士人,我们之间的气质相得益彰。
春天我种桃时,你却在晨曦中寻觅嵩山的日出。
听说黄面子去采乌头,去年我登上岱宗,却无人知晓我。
在天门之下,我倾诉内心的极致情感。
此人与众不同,宛如龙虎,身手超凡。
再去寻找他,已无路可寻,山崖上雨打石壁的裂痕。
注释
- 勇游山:勇敢地游览山水,指年轻时的无畏和豪情。
- 谪南方:被贬到南方,指作者的贬谪经历。
- 庐阜:指庐山和阜阳,象征深厚的历史文化。
- 怪人肝鬲异:怪人肝肠寸断,意指内心的痛苦。
- 织衣而耕食:隐居生活,过着简单的生活。
- 缅怀兹两士:怀念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 黄面子:可能指某位有名的采药者。
- 陟岱宗:登上岱宗山,表示追寻精神的高峰。
- 龙虎两超忽: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0年-1124年)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其豪放和清新的风格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自然,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晁补之被贬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诗中充满了对青春的回忆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和中年时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哲理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年轻时的勇敢与热情,正是那种无畏的精神使他能够游历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然而,中年时期的贬谪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生活的变迁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在诗中,晁补之用对比的手法,将饱受磨难的中年与充满生机的年轻时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织衣而耕食”表达了隐居生活的简单和朴素,也隐含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此外,诗中所描绘的“天门邀之下,倾倒意已极”,则是对自我情感的倾诉,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并不华丽,却透出一种深沉的哲理与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时勇游山:年轻时的无畏精神。
- 中年谪南方:经历贬谪,显现人生的无常。
- 当时不类谪:即便被贬,心中仍有不屈的精神。
- 怪人肝鬲异:表达人心的复杂与痛苦。
- 只今窜林下:隐居生活,过着简单的日子。
- 缅怀兹两士: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吾春种桃时: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 似闻黄面子:提到朋友的消息,增加生活的联系。
- 去年陟岱宗:回忆过去的经历,感慨无人知晓。
- 天门邀之下:倾诉极致情感,感慨人生。
- 斯人与人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重寻亦无路:寻找理想的道路已无路可寻。
修辞手法:
- 对比:年轻与中年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人比作龙虎,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了人在变化中的坚持与寻求理想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由与自然。
- 肝鬲:象征内心的痛苦与复杂情感。
- 桃花:象征希望与新生。
- 龙虎: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超凡脱俗与差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少时勇游山”是指哪个时期的生活?
- A. 中年
- B. 少年
- C. 老年
- D. 幼年
-
诗中“重寻亦无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快乐
- C. 希望
- D. 安宁
-
诗中提到的“缅怀兹两士”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友人的怀念
- B. 对名声的追求
- C. 对财富的渴望
- D. 对名山的向往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李白的作品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晁补之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传》:了解晁补之的生平与创作。
- 《古诗词鉴赏指南》: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 《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