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合群峰路屈盘,溪行九折势蜿蜒。云根长伴仙人迹,元盖潜通大涤天。玉殿香消人寂寂,石坛花落草芊芊。黄冠解识寻幽兴,为洗寒铛煮碧泉。
白话文翻译:
山峦相合,崎岖的道路蜿蜒盘旋,溪水蜿蜒曲折,流向远方。云的根基长久伴随仙人的踪迹,元气潜在于通往大涤的天空。玉殿中的香气消散,显得格外寂静,石坛上的花朵凋落,草木也显得茂盛。黄冠道士解开了对幽静世界的追寻兴致,准备用寒铛煮沸碧绿的泉水。
注释:
- 山合:指山峦相连、汇聚的状态。
- 溪行九折:溪水流动曲折,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蜿蜒。
- 云根:形容云彩与山峰相连,似乎生长在山中。
- 仙人迹:指隐士或道教修行者留下的踪迹。
- 元盖:道教中常用的名词,象征宇宙的根本和大涤之天。
- 玉殿:指道教中的高洁殿宇。
- 黄冠:道士的标志性服饰。
- 寒铛:冷锅,用于煮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溉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山水诗著称。他常常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游大涤》创作于王溉游览大涤山时,山水的壮丽与宁静的隐士生活深深吸引了他。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大涤》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对自然的向往。开篇以“山合群峰路屈盘”引入,展现了群山的雄伟与道路的曲折,使人感受到一种探险的趣味。接下来的“溪行九折势蜿蜒”更是通过溪水的流动描绘了大自然的灵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诗的中段,作者通过“云根长伴仙人迹”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云和仙人之间的联系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而“元盖潜通大涤天”则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意境,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最后的“黄冠解识寻幽兴”则展现了道士对自然的理解与追求,表现出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巍峨的山峰,也有潺潺的溪水,还有隐士的恬静生活,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王溉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神秘与人的内心世界相融合,传递出一种对清静与自然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合群峰路屈盘:描绘了山峦交错、道路曲折的情景,暗示旅途的艰辛和自然的壮丽。
- 溪行九折势蜿蜒:溪水流动的曲折形态,增添了自然的活力与灵动。
- 云根长伴仙人迹:云与隐士的关系,突显出一种人迹罕至的宁静。
- 元盖潜通大涤天:暗示道教的宇宙观,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 玉殿香消人寂寂:道教宫殿中的香气消散,表现出一种空旷与寂静。
- 石坛花落草芊芊: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延续,花落草生,体现出生态的和谐。
- 黄冠解识寻幽兴:道士的身份与精神追求,表现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为洗寒铛煮碧泉:具体的行动,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元盖潜通大涤天”用“元盖”比喻宇宙,增强了诗的深度。
- 对仗:如“玉殿香消人寂寂”和“石坛花落草芊芊”,形成了对称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溪行九折势蜿蜒”,赋予了溪水以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 山:象征坚韧与永恒,代表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 溪:象征灵动与变化,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 云:象征自由与超然,体现出道教的哲学思想。
- 玉殿:象征高洁的理想生活,代表追求精神的清净。
- 黄冠:象征道士身份,代表对自然与宇宙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溪行九折”的意象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溪水的流动
- B. 高山的巍峨
- C. 仙人的踪迹
- D. 道士的生活
-
“黄冠解识寻幽兴”中的“黄冠”指代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道士的帽子
- C. 一座山
- D. 一条溪
-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追求自然与清静
- C. 对人世纷扰的批判
- D. 追求财富与权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答禹映》 - 王维
- 《终南山》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山中答禹映》: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的清幽,表达了隐逸生活的乐趣。
- 李白《终南山》: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相近,但风格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相关诗人的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研究古典诗词风格与技巧的书籍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探讨道教对诗歌影响的相关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的解析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游大涤》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