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池雨中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7:54:09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今年有荷叶,细雨游鱼噞轻浪。

教儿读易不应举,幽人一爻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池雨中二首 其二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今年有荷叶,细雨游鱼噞轻浪。
教儿读易不应举,幽人一爻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再幻想像李白那样的壮丽人生,而是享受与乐天(白居易)一样的悠闲生活。池塘里今年长出了荷叶,细雨中游动的鱼儿在轻轻荡漾的水面上嬉戏。诗人教导儿子读《易经》,却不期望他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作为一个隐者,诗人认为自己在这一爻中也有所领悟。这个池塘的风景可以媲美长江,诗人渴望乘舟而来,尽情享受这种安逸的生活。


注释:

  • 太白:指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个性和壮丽的诗篇著称。
  • 乐天:指白居易,唐代诗人,作品多描写生活的平淡与乐趣。
  • 荷叶:指夏季荷花的叶子,象征清新与宁静。
  • 噞(è):形声词,模仿鱼儿游动时发出的轻微声音。
  • :指《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含有丰富的哲理。
  • 幽人:隐居的人,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 茅斋:指用茅草搭成的简陋书斋,象征隐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隐君,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具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诗人居于池塘边时写成的,体现了他对当时政治、社会的无奈与淡泊心境的追求。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寄情于自然。


诗歌鉴赏:

《家池雨中二首 其二》是晁补之在雨中池塘边的感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诗人不作李白那样的惊世之梦,而是选择与白居易一样的闲适生活,显示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在池塘边,荷叶的出现象征着夏天的来临,而细雨中游动的鱼儿则体现了自然生机与宁静的和谐。

诗人通过教导儿子读《易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但又不强求其在仕途上的成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薄态度。最后一句“此池便可当长江”,则将小池塘比拟为长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珍惜和推崇。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倍感亲切,充分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作太白梦日边:意思是我不再追求李白那样的壮丽梦想,点出诗人的淡泊心态。
  • 还同乐天赋池上:继续享受与白居易一样的闲适生活,强调乐观与随和。
  • 池上今年有荷叶:描绘池塘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细雨游鱼噞轻浪:细雨中游动的鱼儿在轻荡的水面上,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
  • 教儿读易不应举:教育儿子读《易经》,但不期望他在官场上有所成就,反映了诗人的教育理念。
  • 幽人一爻吾得尚:隐者在《易经》中的一爻中得到了启示,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对哲理的追求。
  • 此池便可当长江:小池塘的美景可以比肩大江,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 欲榜茅斋来荡漾:渴望乘船而来,享受这种安逸的生活,显示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李白与白居易的对比,反映诗人对人生理想的不同追求。
  • 比喻:将小池塘比作长江,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拟人:鱼儿游动产生的声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生机。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自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叶:象征清新与宁静,代表着夏天的生机。
  • 细雨:象征柔和与温润,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游鱼:象征活泼与自由,体现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白”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 D) 苏轼
  2. 诗人教儿子读《易经》,但不期望他在什么方面有所成就?

    • A) 诗词
    • B) 官场
    • C) 商业
    • D) 学术
  3. “此池便可当长江”中,池塘的美丽被比作什么?

    • A) 黄河
    • B) 长江
    • C) 西湖
    • D) 湄公河

答案

  1. B) 李白
  2. B) 官场
  3. B) 长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晁补之的作品均反映了对人生的不同追求,李白追求豪放与壮丽,而晁补之则更倾向于隐逸与宁静。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以上是对《家池雨中二首 其二》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