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崇画四首 其一 春》

时间: 2025-02-04 15:26:32

东风回,江上渚,何处来,双白鹭。

灼灼岸间桃,依稀兰杜苗。

一衔湍濑鳞,一下青林梢,潇湘绿水春迢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惠崇画四首 其一 春
东风回,江上渚,何处来,双白鹭。
灼灼岸间桃,依稀兰杜苗。
一衔湍濑鳞,一下青林梢,
潇湘绿水春迢迢。

白话文翻译:

东风送暖,江边的小洲上,双双白鹭从何而来?
岸边桃花灼灼盛开,隐约可见兰杜的嫩苗。
一只鹭鸟衔着水中的鱼,轻轻落在青翠的林梢上,
潇湘的绿水在春天的绵延中流淌。

注释:

  • 东风:春天的东风,象征着春暖花开。
  • 江上渚:江边的小洲。
  • 白鹭:一种水鸟,象征着纯洁和春天的生机。
  •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夺目。
  • 兰杜:指兰草和杜若,都是春天生长的植物。
  • 湍濑:指急流,形容水流的急促。
  • 潇湘:指湘江,古代诗词常用来代表春天的美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潇湘”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丽的江河和春光,代表着中国南方的秀丽风光。此外,白鹭、桃花等意象也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晁补之,宋代诗人,号称“晁公”,以擅长山水诗著称,作品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在春天的江边,目睹自然的复苏,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开头以“东风回”引入,强调了春天的来临,接着通过对江边白鹭、桃花和兰杜苗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潇湘绿水春迢迢”一句,表明了春天的绵延与生命的延续,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江河湖泊,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风回,江上渚,何处来,双白鹭。”:描绘春风拂面,白鹭飞翔的景象,引发读者对春天的思考。
    • “灼灼岸间桃,依稀兰杜苗。”:桃花绚丽夺目,兰草和杜若的嫩苗隐约可见,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一衔湍濑鳞,一下青林梢。”:描写白鹭衔鱼而落,生动展现了自然界中捕食的瞬间。
    • “潇湘绿水春迢迢。”:总结春天的美景,潇湘水面波光粼粼,充满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运用自然景象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将白鹭的动作拟人化,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灼灼岸间桃,依稀兰杜苗”,对仗工整,提高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白鹭:象征纯洁与生机。
  • 桃花:象征繁荣与希望。
  • 潇湘水:象征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2. “灼灼岸间桃”中“灼灼”是什么意思?

    • A. 形容颜色鲜艳
    • B. 形容凋谢
    • C. 形容寒冷
  3. “一衔湍濑鳞”的意思是:

    • A. 鱼在水中游
    • B. 鹤在水边站
    • C. 鹤衔鱼飞翔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更多涉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