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毕公叔饮城东》
时间: 2025-04-27 20:26: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毕公叔饮城东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西城昔相值,桃初两三红。
翩翩骛长陌,春风摇马鬃。
后君归几日,游絮已濛濛。
解鞍不待憩,相命古原东。
芍药虽俗花,狂姿幸时供。
平生于知己,千过不一逢。
感君欲开口,清洟出沾胸。
君如陶渊明,不为五斗恭。
胡为青纶上,朱墨纷外蒙。
弃官能从我,短后追田翁。
铜斗酿秫麦,竹枝弋凫鸿。
何必悲无衣,缊黂聊御冬。
九辩太高洁,五噫苦羁穷。
置此无滑和,天情反其中。
市药非市名,名闻药何庸。
十浆馈五浆,犹畏闻者从。
如何酆城畔,夜夜生长虹。
白话文翻译:
在西城的某个时刻,我们相遇,桃花刚刚绽放一两朵红色。
轻盈的马儿在长长的路上奔跑,春风拂动着马鬃。
不知过了几日,游荡的柳絮已经飘飘荡荡。
我不等驴子休息,便与朋友在古原东边相约。
虽然芍药是普通的花,却因其狂放的姿态而在这个时节显得珍贵。
我一生中有知己,千次相逢却难得一次真正的交心。
我感受到你想要开口,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你如同陶渊明一般,不为五斗米而谄媚。
何必要在青纶上书写,朱墨的字迹又何必遮掩。
若弃官能与我共行,便短期追随田翁的生活。
用铜斗酿造的秫米酒,竹枝上垂钓的鸭子和大雁。
何必为没有衣物而悲伤,厚重的衣物可以抵御寒冬。
九辩的高洁,五噫的苦闷。
在这种情况下,情感反而被抑制。
市面上的药物并不是市名,名声所闻的药物又何其平庸。
十桶酒馈赠五桶酒,仍然害怕听到他人的议论。
怎么在酆城的边上,夜夜都有彩虹生长。
注释:
- 相值:相遇。
- 翩翩:轻盈的样子。
- 游絮:飘荡的柳絮。
- 解鞍不待憩:解开马鞍不等休息。
- 芍药:一种常见的花,常用来象征美丽。
- 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生活和高洁情操著称。
- 青纶:青色的丝绸,通常用来书写。
- 朱墨:红色和黑色的墨水,象征书法。
- 铜斗:用铜制成的酒斗。
- 缊黂:一种厚重的衣物,能抵御寒冷。
- 九辩、五噫:指《九辩》和《五噫》,古代两篇诗作,象征高洁与悲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4年-1128年),字允和,号季白,宋代诗人、词人。其诗词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以清新隽永、情感真挚著称。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渡后在诗词中常流露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同毕公叔饮城东》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动荡的历史后,渴望与知己共饮、畅谈,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日美好时光的情景。诗开头描绘西城的桃花,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带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与友人相约在古原东,这不仅是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芍药虽俗花,狂姿幸时供”,更是反映出诗人对普通事物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感悟。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知己的渴望与感叹,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真情的渴求。
“君如陶渊明,不为五斗恭”一句,直接点明了对陶渊明的崇敬,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真实反思,与古人相交融的情怀,使得诗作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城昔相值:在西城的某次相遇。
- 桃初两三红:桃花刚开始绽放几朵红色的花。
- 翩翩骛长陌:马儿轻盈地在长路上奔跑。
- 春风摇马鬃:春风吹动着马的鬃毛。
- 后君归几日:不知君主何时归来。
- 游絮已濛濛:游荡的柳絮已经纷飞。
- 解鞍不待憩:不需休息就解开马鞍。
- 相命古原东:与友人约在古原东边。
- 芍药虽俗花:芍药虽是普通花卉。
- 狂姿幸时供:其狂放的姿态恰好在此时装点。
- 平生于知己:一生中难得的知己。
- 千过不一逢:千次相遇却难得一次真心交谈。
- 感君欲开口:感受到你想要开口。
- 清洟出沾胸:眼泪情不自禁地流出。
- 君如陶渊明:你如同陶渊明。
- 不为五斗恭:不因五斗米而谄媚。
- 胡为青纶上:何必在青纶上书写。
- 朱墨纷外蒙:朱墨的字迹又何必遮掩。
- 弃官能从我:若能放弃官职与我同行。
- 短后追田翁:愿短期追随田园翁。
- 铜斗酿秫麦:用铜斗酿造的秫米酒。
- 竹枝弋凫鸿:竹枝上钓的鸭子和大雁。
- 何必悲无衣:何必为没有衣物而感伤。
- 缊黂聊御冬:厚重的衣物可以抵御寒冬。
- 九辩太高洁:九辩的品格高洁。
- 五噫苦羁穷:五噫则是苦闷与羁绊。
- 置此无滑和:在这样的境遇中情感被抑制。
- 天情反其中:感情与天意相互交织。
- 市药非市名:市面上的药物并非名贵。
- 名闻药何庸:名声所闻的药又何其平庸。
- 十浆馈五浆:十桶酒馈赠五桶酒。
- 犹畏闻者从:仍旧害怕他人的议论。
- 如何酆城畔:怎能在酆城的边上。
- 夜夜生长虹:夜夜都有彩虹生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陶渊明相提并论,强调其高洁品质。
- 对仗:如“铜斗酿秫麦,竹枝弋凫鸿”,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春风“摇马鬃”,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与友人的相聚,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真挚友情的珍视。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开始。
- 马:象征自由与奔放。
- 游絮: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 芍药:象征美丽与普通中的珍贵。
- 陶渊明:象征隐逸与高洁生活。
- 铜斗:象征朴实的生活方式。
- 竹枝:象征自然与闲适。
- 彩虹:象征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描绘的桃花是什么颜色的?
A. 白色
B. 红色
C. 黄色
D. 紫色 -
诗中提到的“陶渊明”是以什么著称的?
A. 高洁人格
B. 诗词才华
C. 战争英雄
D. 商人 -
诗中提到的“铜斗”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朴实的生活
C. 繁华
D. 忍耐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作品相比,晁补之的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和友情的温暖,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两者都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方式和情感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晁补之传》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