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都》

时间: 2025-05-07 21:15:15

葵苋登盘酒可赊,岂知扶病又离家。

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

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

邻翁好为看耕陇,行矣东归一笑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葵苋登盘酒可赊,岂知扶病又离家。
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
不恨山林淹岁月,但悲道路困风沙。
邻翁好为看耕陇,行矣东归一笑哗。

白话文翻译

在酒席上,葵菜和苋菜随意摆放,酒可以赊账,但我竟然不知道自己因病离家。
早晨出发时,面对岸边恶劣的浪涛,晚上却在天边斗柄倾斜的地方宿营。
我并不怨恨山林的岁月流逝,只是为道路上困扰我的风沙感到悲伤。
邻居老翁总是喜欢观察耕作的田地,我启程东归时,他只是笑着告别。

注释

  • 葵苋:指的是葵和苋菜,象征家常饮食。
  • 可赊:可以赊账,表示对酒的随意和生活的宽松。
  • 扶病:指的是扶着病体,隐含作者的身体不适。
  • 打岸涛头:指的是海浪拍打岸边,形容行程艰难。
  • 斗柄:指北斗星的斗柄,寓意夜晚的时间。
  • 淹岁月:表示在山林中度过的岁月,含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风沙:指道路上的困难,象征人生的艰辛。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山林、风沙等意象,反映出一种古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感怀与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常见于宋代诗人的作品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以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关注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

创作背景

《入都》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因战乱和个人遭际多次迁徙,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艰难旅途的无奈。

诗歌鉴赏

《入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陆游在旅途中的身心体验,诗中以“葵苋登盘酒可赊”开头,传达了对于家常饮食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放松态度。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病痛和离家之苦逐渐显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尤其是“朝行打岸涛头恶,夜宿垂天斗柄斜”,描绘了旅行的艰难和不安,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情绪。最后两句则通过邻翁的笑声,展现了即便生活艰辛,仍然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理与人生的智慧。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学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葵苋登盘酒可赊:描绘了酒席上简单的菜肴,暗示一种随意的生活态度。
  2. 岂知扶病又离家:表达了因病离家的无奈与忧虑。
  3. 朝行打岸涛头恶:描绘早晨出行时遭遇的恶劣环境。
  4. 夜宿垂天斗柄斜: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艰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不恨山林淹岁月:虽有岁月流逝之感,但不愿怨恨自然。
  6. 但悲道路困风沙: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悲伤。
  7. 邻翁好为看耕陇:描绘邻居的生活态度,形成对比。
  8. 行矣东归一笑哗:以轻松的语气结束,显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朝行”与“夜宿”,“不恨”与“但悲”。
  • 意象:通过“葵苋”、“涛头”、“斗柄”等意象传达情感。
  • 比喻:将人生的艰辛比作旅途中的风沙,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体现出作者在艰难旅途中对人生的反思与哲学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葵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与思乡之情。
  • 涛头:象征人生旅途中的波折与挑战。
  • 斗柄: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风沙:象征人生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葵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食物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2. 作者在诗中感受到的主要情绪是?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愤怒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 杜甫的《登高》:描绘人生艰辛与感慨。

诗词对比

  • 陆游《入都》与王维《送别》:前者侧重个人的旅途困境,后者则表达离别的哀伤情绪,二者在情感上互为映衬。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