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庐山遇雨》

时间: 2025-01-26 00:32:24

江风吹雨逐人来,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庐山遇雨
江风吹雨逐人来,
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
石棱崖角独崔嵬。

白话文翻译:

江风吹着雨水把人们卷来,
走过山前又不得不重回。
在山顶被云雾遮住看不见,
只有那石棱和崖角孤独地矗立。

注释:

  • :追逐、驱赶。
  • 重回:重新返回。
  • 绝顶:山的最高点。
  • 隔云:被云雾遮挡。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险峻。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庐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高山和自然的壮丽,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时,宋代诗人,精于山水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庐山之行,正值雨天,诗人借此机会描绘了雨中庐山的景色,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自身的渺小。

诗歌鉴赏:

《过庐山遇雨》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诗人在庐山的旅途中,遭遇了突如其来的雨水,借此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以“江风吹雨逐人来”引入,给人一种雨水急促而来的感觉,仿佛自然的力量在不断推动着人们前行。而“行过山前首重回”则暗示了旅途中人对自然的迷茫与无奈,尽管想要探索山的奥秘,却又不得不因雨而返回。

接下来的“绝顶隔云看不见”描绘了庐山的高耸与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和不可及。而最后一句“石棱崖角独崔嵬”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尽管雨雾弥漫,但山的轮廓依然坚毅而顽强,象征着自然的伟岸与人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呈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感受,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展现了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风吹雨逐人来:江风带着雨水,仿佛在追赶人们,营造出一种急促和动态的氛围。
  2. 行过山前首重回:经过山前因雨而不得不返回,表达了旅途中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敬畏。
  3. 绝顶隔云看不见:山顶被云雾遮挡,象征着人无法触及的高远境界。
  4. 石棱崖角独崔嵬:石头的棱角在雨中显得更加雄伟,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江风与雨水的结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
  • 对仗:如“绝顶隔云”和“石棱崖角”,形成了平衡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庐山雨景,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传达了不确定性与旅途的艰难。
  • 山顶: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石棱崖角:代表自然的坚韧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雪 B. 雨 C. 风 D. 霜

  2. 诗人对庐山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渺小与无助 B. 自信与骄傲
    C. 驳斥与否定 D. 忽视与淡漠

  3. “绝顶隔云看不见”表达了什么?
    A. 高远的理想 B. 现实的障碍
    C. 追求的艰难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庐山为题材,展现了壮丽的自然。

诗词对比
对比杨时的《过庐山遇雨》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但杨时更侧重于雨中的动态与变化,而王维则强调静谧的秋景,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情感与意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山水诗的艺术》
  • 《庐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