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时间: 2025-01-11 22:43: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
冯延巳
南园春半踏青时,
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丝,
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
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
画梁双燕栖。
角声吹断陇梅枝,
孤窗月影低。
塞鸿无限欲惊飞,
城乌休夜啼。
寻断梦,掩深闺,
行人去路迷。
门前杨柳绿阴齐,
何时闻马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南园,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轻风拂面,马儿的嘶鸣声随风传来。
青梅像豆粒般小,柳条如丝般细,
阳光明媚,蝴蝶在飞舞。
花露分外浓重,草烟缭绕,
人家的帘幕低垂。
秋千上懒洋洋的,懒得解开罗衣,
画梁上双燕相依栖息。
角声吹断了陇梅的枝条,
孤单的窗户下,月影显得低沉。
北方的大雁无尽地想要冲天而起,
城里的乌鸦停下来,夜里啼叫,
打断我的梦,掩上深闺,
行人走的路让我迷失。
门前的杨柳绿荫成齐,
何时才能再听到马儿的嘶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踏青:春天外出游玩。
- 青梅如豆:形容青梅果实小而细腻。
- 草烟:草地上升起的烟雾,形容清晨或傍晚的薄雾。
- 角声:乐器的声音,这里指号角声。
- 塞鸿:指北方来的大雁。
- 迷:迷失,困惑。
典故解析:
- 秋千:象征无忧无虑的年轻时光。
- 角声: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声音,通常与战争或远行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唐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春日景色与离愁别绪。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阮郎归》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孤寂,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词作。开篇以“南园春半踏青时”引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南园,感受到微风拂面、马嘶声声的悠扬。接下来的“青梅如豆柳如丝”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恬静,蝴蝶的飞舞和草烟的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秋千慵困解罗衣”的出现,诗人开始转向内心的慵懒与倦怠,表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
后半部分“角声吹断陇梅枝,孤窗月影低”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夜色的降临使得思绪更加沉重。尤其是“行人去路迷”一句,表现出了对远行者的思念与不舍,渗透出一种离愁别绪。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寂相结合,深刻而细腻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园春半踏青时:春天正好,适合踏青游玩。
- 风和闻马嘶:轻风拂面,远处传来的马嘶声显得格外动听。
- 青梅如豆柳如丝:描绘春天的青梅树与柳树,细致入微。
- 日长蝴蝶飞:春日时光长,蝴蝶在花间飞舞。
- 花露重,草烟低:花上的露水沉重,草地上升起的烟雾低垂,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人家帘幕垂:家家户户的帘幕低垂,显示出一种生活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梅如豆”,通过比喻使景物更生动。
- 拟人:如“孤窗月影低”,赋予月影以情感。
- 对仗:如“画梁双燕栖”,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独感,反映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情感细腻且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梅: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柳丝:代表柔软与细腻,寓意生命的脆弱。
- 蝴蝶:象征自由和美好,也暗含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月影:象征孤独与寂寞,反映内心情感的低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阮郎归》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冯延巳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青梅如豆”是在描绘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夏天的炎热
- C. 秋天的丰收
-
诗中哪个意象表现了孤独的情感?
- A. 蝴蝶
- B. 月影
- C. 马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的细腻。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展现春天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清明》(杜甫):与《阮郎归》同样描绘春天,但更侧重于思念与哀伤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
- 《冯延巳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阮郎归》,并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