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时间: 2025-01-11 23:00:38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白话文翻译

在萧瑟的秋天,眼泪如珠般滴落,枕头和垫子都凉了,辗转反侧睡不着。
半夜里,我想醒来却又不知如何起身,月光明亮如丝,天空清澈如水。
阶下传来寒蝉的啼叫,庭前的树上金风徐来,静静地关上了重门。
可惜那曾经携手共度的欢愉,如今想起来只让我忧伤憔悴。

注释

  • 萧索:形容环境的凄凉、荒凉。
  • 珠泪:比喻眼泪,如同珍珠一般。
  • 枕簟:枕头和垫子。
  • 展转:形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 残酒:喝过的酒,意指醉意未醒。
  • 络纬:指寒蝉,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寂静。
  • 金风:指秋风,语中带有美好的寓意。
  • 憔悴:形容因忧愁、思念而显得憔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延巳,字子固,号天台,唐代著名词人,早期词风的代表之一。他的词作多描写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离愁的细腻刻画。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词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唐代,正值诗人情感波动之际,或因离愁别恨或因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露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以秋天的萧瑟景象为背景,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萧索清秋珠泪坠”即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珠泪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伤痛与失落。随后,诗人以“枕簟微凉”来传达内心的寒冷与孤寂,展现出夜深人静时的辗转反侧。

“月明如练天如水”一句,月光与天空的描写,渲染了清冷的夜色,诗人虽在夜深时分,但思绪却无法平静,残酒欲醒的状态更是映衬出一种迷茫与无奈。接着,诗人听到“阶下寒声啼络纬”,这寒蝉的啼叫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秋天的冷清与凄凉,令人倍感孤寂。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追忆过去的欢愉,感叹一夕之间的变化,情感的深沉与复杂跃然纸上,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词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索清秋珠泪坠:用“珠泪”形容自己因秋天的萧索而流下的泪水,营造出悲伤的氛围。
  2. 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因心中忧愁而无法入眠,床榻的凉意更衬托出孤寂。
  3. 残酒欲醒中夜起:半夜清醒,残酒的醉意仍未散去,内心困惑。
  4. 月明如练天如水:描绘夜空的宁静与美丽,然而内心却难以平静。
  5. 阶下寒声啼络纬:寒蝉的叫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传递出一种孤独感。
  6. 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秋风轻拂,重门紧闭,暗示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7. 可惜旧欢携手地:怀念曾经的欢聚与携手,感慨美好时光的易逝。
  8. 思量一夕成憔悴:短短一夜之间,心中思绪已使自己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泪”比喻眼泪,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月明如练,天如水”,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寒蝉的啼叫赋予了生命,使环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秋天的萧瑟为背景,深刻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充满了孤独和忧伤的情感。诗人在对旧欢的追忆中,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凋零、孤寂。
  • 泪水:代表着思念与伤感。
  • 月亮:象征着清冷与孤独的夜晚。
  • 寒蝉:传达出秋天的冷清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珠泪”意指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眼泪
    • C. 珍珠
  2. 诗人在夜晚感到什么?

    • A. 安宁
    • B. 孤独
    • C. 快乐
  3. “可惜旧欢携手地”中的“旧欢”指的是什么?

    • A. 过去的欢乐
    • B. 现在的欢愉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冯延巳的《鹊踏枝》同样描绘了离愁,但李清照更显女性细腻,情感更为深刻;而冯延巳则以秋天的意象为主,表现了更为苍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冯延巳的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