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时间: 2025-01-11 07:41: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作者:贯休 〔唐代〕
地变贤人丧,疮痍不可观。
一闻消息苦,千种破除难。
阴骘那虚掷,深山近始安。
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
傲野高难狎,融怡美不殚。
冀迎新渥泽,遽逐逝波澜。
蜕壳埋金隧,飞精驾锦鸾。
倾摧千仞壁,枯歇一株兰。
仙庙诗虽继,苔墙篆必鞔。
烟霞成片黯,松桂著行干。
影拄溪流咽,堂扃隙月寒。
寂寥遗药犬,缥缈想琼竿。
伊昔相寻远,留连几尽欢。
论诗花作席,炙菌叶为盘。
彭伉心相似,承祯趣一般。
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
倏忽成千古,飘零见百端。
荆襄春浩浩,吴越浪漫漫。
已矣红霞子,空留白石坛。
无弦亦须绝,回首一长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贤人失去和世事变迁的感叹。大地变动,贤人丧失,满目疮痍,令人难以忍受。听闻消息令人痛苦,千种心情难以释怀。阴阳的变化使人不可捉摸,深山的隐逸反而带来一丝安宁。提及兔子的角和玉器,都是对美的追求。人们在野外傲然不群,融洽而美好的事物难以尽数。期待新的润泽,却又被迅速流逝的波澜所困。蜕变的外壳埋藏着金色的隧道,飞翔的精灵驾驭着华丽的鸟。摧毁千仞的高墙,却只剩下一株枯兰。仙庙的诗歌仍在延续,苔藓覆盖的墙壁必将被抹去。烟霞的颜色暗淡,松桂在树干上留下痕迹。影子依靠着溪水的流淌,堂前的门缝透出寒冷的月光。孤寂的药犬留下遗憾,飘渺的想象如同琼竿。曾经的相寻如此遥远,只剩下几分欢愉。讨论诗歌时,花朵成为席子,炙烤的菌类做成盘子。心灵相似的彭伉,趣味相投的承祯。古琴在溪边月光中弹奏,棋盘上云彩的残影。倏忽之间成了千古,飘零间见到了百种情感。荆襄春光浩荡,吴越的浪潮漫漫。红霞的子孙已然逝去,空留下白石的坛子。没有弦的琴也要绝音,回头不禁长叹一声。
注释
- 贤人:指有道德、有才干的人。
- 疮痍:指社会动荡带来的创伤和痛苦。
- 阴骘:指阴阳的变化,可能指命运的捉弄。
- 玄关:道教用语,指通往玄妙之境的门。
- 鸡冠:比喻美好的事物。
- 蜕壳:比喻巨大变革后的新生。
- 金隧:象征着埋藏的财富或希望。
- 琴弹溪月侧:描绘出宁静的环境中音乐的悠扬。
典故解析
- 赤松舒道士:道教高人,代表了隐逸文化,诗中表达对道士的追思。
- 荆襄与吴越:地名,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和春天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写山水诗和咏怀诗,风格清新自然。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东阳未乱之前,社会动荡的前夜,作者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对过往的回忆充满了惆怅与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即以“地变贤人丧”引入,直指社会动荡对贤人的摧残,继而转向对美好人事的回忆与想念。诗中描绘的意象丰富多彩,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对人际关系的细腻刻画,形成鲜明的对比。贯休以诗会友,通过琴棋和花木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惋惜,尤其是“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一句,意象生动,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令人沉醉。同时,诗中深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叹息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又隐晦,展现了贯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变贤人丧:社会动荡,贤人失落,无处依附。
- 疮痍不可观:满目创伤,令人痛心。
- 一闻消息苦:听闻之事令人心痛。
- 千种破除难:千般心事难以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蜕壳埋金隧”,用蜕变象征新生与希望。
- 对仗:如“琴弹溪月侧,棋次砌云残”,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贤人的追思,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和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人:象征智慧与道德的缺失。
- 疮痍:代表社会的痛苦与创伤。
- 琴棋: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贤人”主要指什么?
A. 有道德的人
B. 士兵
C. 商人
答案:A -
“蜕壳埋金隧”代表什么意思?
A. 失去希望
B. 变革后的新生
C. 追寻财富
答案:B -
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主要体现在哪些意象上?
A. 影拄溪流咽
B. 千仞壁
C. 以上皆是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与内心感受。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诗词对比
- 贯休的《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贯休更关注于对过往的追忆,而李白则更强调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贯休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