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州令狐使君》

时间: 2025-01-11 05:02:01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

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杭州令狐使君
颜冉德无邻,分忧浙水滨。
爱山成大癖,求瘼似诸身。
视事奸回尽,登楼海岳春。
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颜冉的德行无与伦比,能够分忧于浙水之滨。他对山的热爱已经成了一种病态,仿佛对身体的求索一样。处理政务时,奸邪的事物都已消散,登高望远,春天的海岳景色尽收眼底。如果乡野之人有幸,应该能够见到陶渊明的风采。

注释

字词注释

  • 颜冉:指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中暗指有德行的人。
  • 分忧:分担忧虑。
  • 大癖:指过度的嗜好或癖好。
  • :病痛,身体的缺陷。
  • 奸回:奸邪之事,回转而去。
  • 海岳:海和山,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陶钧:指陶渊明,意指有才华的人。

典故解析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追求自然和隐居生活著称,诗中提到他暗含对其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擅长五言绝句,风格清新,常写山水田园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山水的热爱,表达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逃避。诗的开头,颜冉的德行被赞美,体现了诗人对道德的重视。接着描绘了自己对山的癖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中提到的“视事奸回尽”,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渴望。通过“登楼海岳春”的描写,展现出诗人眼中的美好春景,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背离。最后一句提及陶渊明,表达了作者对理想隐士生活的向往,暗示如果有幸能见到陶渊明,便是极大的幸福。这首诗在情感上真挚动人,意象丰富,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道德和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颜冉德无邻:赞美颜冉品德高尚,无人能比。
  • 分忧浙水滨:他能够分担忧虑,尤其是在浙水附近。
  • 爱山成大癖:对山的热爱已经达到一种病态的程度。
  • 求瘼似诸身:对缺陷的追求如同对身体的追求。
  • 视事奸回尽:处理政务时,所有的奸邪之事都已消散。
  • 登楼海岳春:登高望远,春天的海岳美景尽收眼底。
  • 野人如有幸:如果乡野之人有幸。
  • 应得见陶钧:应该能够见到陶渊明的风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对山的爱比作病态,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政治的厌倦,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清净生活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海岳:象征广阔的视野与未来的希望。
  • 陶钧:象征理想的隐士生活和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对哪位历史人物表示了向往?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2. “爱山成大癖”中的“癖”是指什么?
    A. 热爱
    B. 病态的嗜好
    C. 自然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爱情的描绘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现实的逃避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通过山水描绘理想的隐士生活。

诗词对比
贯休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贯休更多地反映了对政治的厌倦,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