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锦长塘十里开,
遥看春草绿于苔。
金鞍狭路争驰骤,
画舫晴波自溯洄。
日映柳梢莺百啭,
风吹花气蝶双来。
西湖西子曾相唤,
拟酬芳魂酒一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风光。长长的十里锦绣塘边,春天的草绿得比苔藓还要鲜亮。金色的马鞍在狭窄的小路上争相奔驰,画舫在阳光下的波光中悠然自得地行驶。阳光照耀着柳树的枝头,黄莺在枝头婉转地歌唱,微风吹来花香,蝴蝶成双飞舞。西湖的美人曾经在此呼唤,今天我也想举杯敬酒,回忆那芳香的灵魂。
注释
- 十锦:形容湖畔的美景,如同十种锦缎一样华丽。
- 长塘:指宽广的水面。
- 春草:春天的青草,生机勃勃。
- 金鞍:形容豪华的马具,暗指骑马的人。
- 狭路:指狭窄的小路。
- 画舫:装饰华丽的小船。
- 溯洄:逆流而上,返航。
- 西子:即西湖的美丽女子,传统上指代西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媞,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与人文情怀。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西湖的深厚情感有关。西湖自古以来便是诗人文人雅士所向往的游览胜地,毛媞在此诗中不仅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更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西湖的春日景色为背景,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美。前四句描绘了湖边的春景,春草如茵,金鞍飞驰,画舫悠游,生动地反映出湖区的繁华与活力。后四句则通过描写日光、柳树、黄莺、花香、蝴蝶等细节,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诗的最后两句提及“西子”,不仅暗示了西湖的美丽传说,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全诗浑然天成,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自然之美,又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情感的缅怀,是一首极具意蕴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锦长塘十里开:描绘了宽广美丽的湖面,仿佛铺展的锦缎。
- 遥看春草绿于苔:从远处看,春天的草比苔藓还要翠绿,生机勃勃。
- 金鞍狭路争驰骤:骑马的人在狭窄的道路上飞驰,表现出活力与速度。
- 画舫晴波自溯洄:华丽的船在阳光下的波浪中悠然自得地行驶,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
- 日映柳梢莺百啭:阳光照耀着柳树的枝头,黄莺在枝头歌唱,生动而美丽。
- 风吹花气蝶双来:微风吹来花香,蝴蝶成双飞舞,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 西湖西子曾相唤:西湖的美人曾呼唤过,暗示了历史与传说的交织。
- 拟酬芳魂酒一杯:想要举杯敬酒,表达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锦缎,形象生动。
- 拟人:柳树和黄莺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金鞍狭路争驰骤,画舫晴波自溯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西湖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整体情感基调轻快而又略带惆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塘:象征广阔的自然。
- 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
- 金鞍:代表豪华与速度,体现生活的富裕。
- 画舫:象征美好与浪漫的生活方式。
- 西子:象征美丽与优雅的传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锦长塘”形容的是哪里? A. 河流
B. 湖面
C. 山谷 -
“金鞍狭路争驰骤”中“金鞍”主要指什么? A. 马匹的装饰
B. 船的装饰
C. 车的装饰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失望
B. 对美好回忆的追忆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表现了西湖的美丽,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毛媞《西湖》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毛媞更侧重于自然的生机,苏轼则在哲理与情感上更为深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媞研究》
- 《西湖文化与诗词》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