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前云物时来宿,沙上鸥群亦自呼。
背郭不知有城府,矮床竹树坐临湖。
白话文翻译:
在门前,云彩和景物时常在这里停留,沙滩上的海鸥也在自由地叫着。背离城郭的地方,不知道那里有城池和府邸,矮矮的床边,竹树环绕,坐在这里临湖而望。
注释:
- 云物:指云彩和周围的自然景物。
- 时来宿:时常停留。
- 沙上鸥群:指在沙滩上飞翔的海鸥群。
- 背郭:指背离城市的地方。
- 城府:指城池和官府。
- 矮床:矮矮的床,可能是指竹制或木制的床。
- 竹树:指竹子和树木,环境的自然景观。
- 临湖:面对湖泊,坐在湖边。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西湖美景和背离城市的闲适生活,反映出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自然的崇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一元,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许多文人开始寄情于自然,寻求心灵的安宁。西湖作为风景名胜,成为文人墨客寄托情感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闲适生活,呈现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门前的云彩和沙滩上的海鸥,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背离城市的环境,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城市喧嚣的逃避。矮床和竹树的描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前云物时来宿:门前的云彩和自然景物时常在此停留,表达了自然与人生活的亲密关系。
- 沙上鸥群亦自呼:沙滩上的海鸥自由自在地鸣叫,描绘了生动自然的场景。
- 背郭不知有城府:在城市的背面,仿佛不知道有繁华的城池与官府,传达了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
- 矮床竹树坐临湖:在矮床旁边,竹树环绕,坐在这里临湖而望,呈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
修辞手法:
- 拟人:沙上的海鸥被形容为“自呼”,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云、沙、鸥、竹、湖等自然意象丰富,营造出优美的自然风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城市喧嚣的逃避,呈现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传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 云:象征着变化与自由,代表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 鸥:海鸥的叫声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 竹树: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树木代表着自然的丰盈与生命的延续。
- 湖:湖水的宁静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山
b) 云
c) 沙滩
d) 河流 -
诗人对城市的态度是? a) 向往
b) 疏离
c) 忽视
d) 赞美 -
“矮床竹树坐临湖”中的“矮床”指的是什么? a) 高的床
b) 低矮的床
c) 椅子
d) 沙发
答案:
- b,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意象,营造出宁静、空灵的意境,和《西湖》都表现出文人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西湖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