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八阙 其五》

时间: 2025-04-28 00:01:00

江上愁心一尺鬟。

颓云堆作望夫山。

多愁转自不能删。

缱绻年时抛钿盒,模黏梦里约金环。

好山如画小眉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愁心一尺鬟。
颓云堆作望夫山。
多愁转自不能删。
缱绻年时抛钿盒,
模黏梦里约金环。
好山如画小眉弯。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我愁苦的心情如同一尺长的髻发。
愁云重重,像是堆叠成了望夫山。
我的忧愁无法轻易抹去。
在缠绵的岁月中,我抛弃了装饰的盒子,
在梦中与金环相约,依依不舍。
这美丽的山如画般,眉弯得恰到好处。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发髻,这里比喻愁苦的心情。
  • 颓云:形容阴沉的云,象征忧愁的情绪。
  • 望夫山:传说中常常用来表达思念的山,象征离愁别绪。
  • 缱绻:形容情感深厚、依依不舍的样子。
  • 钿盒:古代用来装饰首饰的盒子,象征美好回忆。
  • 金环:象征爱情或承诺的物品。

典故解析: “望夫山”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传说中有女子在此守望丈夫,表达了对离别者的深切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颂万,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情感为主题,风格缠绵悱恻,善于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心情沉重之际,处于情感的纠葛与离愁之中,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纱八阙 其五》是程颂万情感深邃的抒发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生活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开头以“江上愁心一尺鬟”引入,表现出在江边的愁苦心情,发髻的长度象征着愁苦的深度,直接打动了读者的心。接着,“颓云堆作望夫山”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压抑和思念的无奈。

“多愁转自不能删”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内心纠结的无能为力,情感的纠缠如同难以抹去的记忆。后面几句描绘了对过去的缱绻与怀念,尤其是“抛钿盒”和“约金环”两句,象征着曾经的美好与承诺,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失落与不舍。

最后一句“好山如画小眉弯”,以优美的意象结束,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又隐含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美好期盼,整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形成了一种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愁心一尺鬟:在江边,愁苦的心情如同一尺长的发髻,暗示着心情的沉重。
  2. 颓云堆作望夫山:愁云像是堆积成了望夫山,象征着思念与等待的无奈。
  3. 多愁转自不能删:多愁善感的情绪无法轻易去除,表现了情感的深刻。
  4. 缱绻年时抛钿盒:在缠绵的时光中,抛弃了装饰的盒子,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5. 模黏梦里约金环:在梦中与金环相约,象征着美好与承诺的追寻。
  6. 好山如画小眉弯:美丽的山如同画作,眉目弯曲,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与发髻相提并论,使情感更加生动。
  • 拟人:将云朵描绘得如同情感的载体,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对仗:如“缱绻年时”与“约金环”,形成了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深切的思念与情感的纠缠,表现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情感基调深沉而柔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心:象征着内心的痛苦与思念。
  • 望夫山:代表对爱人的期盼与思念。
  • 金环:象征爱情的承诺与美好回忆。
  • 好山如画:自然之美与情感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上愁心一尺鬟”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兴奋
  2. “颓云堆作望夫山”中的“望夫山”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思念与等待
    • C. 旅行的目的地
  3. 诗中提到的“金环”代表了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的承诺
    •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更漏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程颂万与李清照都擅长以细腻的情感描绘思念,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忧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李清照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