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

时间: 2025-01-26 01:10:51

粉署花骢入,丹霄紫诰垂。

直庐惊漏近,赐被觉霜移。

汉主前瑶席,穰侯许凤池。

应怜后行雁,空羡上林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
作者: 钱起 〔唐代〕

粉署花骢入,
丹霄紫诰垂。
直庐惊漏近,
赐被觉霜移。
汉主前瑶席,
穰侯许凤池。
应怜后行雁,
空羡上林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李侍御被任命为郎官后入省的情景。诗的开头描绘了李侍御乘坐华丽的马车,花骢马在粉色的车辇中悠然前行,映衬出他的高贵身份。接着提到他所受到的尊贵待遇,像是被赐予的华美被褥,暗示着地位的提升和荣耀。汉朝的皇帝曾经设置的瑶席,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穰侯的凤池则是指高贵的场所。最后,表达了对后行大雁的怜惜,意在感慨李侍御的成就与他人相比,像是羡慕上林苑中的繁荣景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粉署:指粉色的车辇。
  • 花骢:一种马,毛色花斑,形容马的优雅。
  • 丹霄:红色的天空,形容华丽的景象。
  • 紫诰:紫色的诏书,象征高官厚禄。
  • 直庐:指直居的房屋,通常指官员的住所。
  • 汉主:指汉朝的皇帝。
  • 瑶席:瑶石制成的席子,象征尊贵。
  • 穰侯:穰侯是西汉的一个封号,指代高贵的爵位。
  • 凤池:指凤鹤栖息的池塘,象征繁荣。
  • 行雁:飞行的雁,常用来比喻依依不舍。
  • 上林:指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象征富贵。

典故解析:

  • 汉主前瑶席:指汉朝皇帝所设的盛大宴席,象征权力与尊荣。
  • 穰侯许凤池:穰侯是汉朝的一个封号,凤池则是凤的栖息之地,象征高贵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30 - 799),字仲明,江苏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作品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侍御被任命为郎官后,反映了当时的官场文化与人际关系。诗中通过对李侍御入省庆贺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仕途顺利的祝愿,同时暗含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是一首充满祝贺与欣喜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李侍御的荣耀与尊贵,同时也引发了对个人命运的思索。诗的开头以“粉署花骢入”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李侍御乘车入省的情景,色彩鲜明,意象生动。接下来的“丹霄紫诰垂”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和高贵的诏书,更表达了对李侍御地位提升的祝贺。第三、四句直接描写了李侍御的住处和所受的恩宠,体现了他地位的显赫和生活的富裕。而最后两句则通过大雁和上林枝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羡慕与惆怅的情感,流露出对他人成功的欣赏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李侍御的祝贺,同时也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仕途的追求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粉署花骢入:形象地描绘了李侍御乘坐华丽的车辇,显示出他的高贵身份。
  • 丹霄紫诰垂:展现出美丽的天空和高贵的诏书,象征李侍御的荣华富贵。
  • 直庐惊漏近:描绘了他的住所,暗示生活的富裕。
  • 赐被觉霜移:通过“霜移”意象,表明他享受的恩宠和地位的提升。
  • 汉主前瑶席:象征着权力与尊荣。
  • 穰侯许凤池:强调了李侍御的高贵地位与美好的前景。
  • 应怜后行雁:表达了对他人命运的感慨与同情。
  • 空羡上林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色彩与自然景象的比喻,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李侍御的荣华富贵,反映了唐代士人对地位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复杂的人生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骢: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 丹霄:象征着美好与辉煌。
  • 瑶席:象征着权力与荣华。
  • 行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上林: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粉署花骢”的意思是: A. 粉色的车辇
    B. 红色的马
    C. 高贵的官员
    D. 美丽的花朵

  2. “应怜后行雁”表达的情感是: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D. 自豪

  3. “直庐惊漏近”中“惊漏”的意思是: A. 受到惊吓
    B. 近乎出漏
    C. 漏水的声音
    D. 令人惊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凉州词》 王翰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登鹳雀楼》的壮阔气势相比,《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两首诗虽主题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地位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