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携手青云路稳,天声迤逦传呼。
袍笏恩章乍赐,春满皇都。
何处难忘酒,琼花照玉壶。
归袅丝梢竞醉,雪舞郊衢。
白话文翻译:
手挽手走在平稳的青云路上,天上的声音悠悠传来呼喊。
袍子和笏板(官员的象征)突然降临恩赐,春意盎然满怀皇城。
哪里能忘记那美酒呢?琼花映照着美玉的壶。
归来的细丝轻轻飘舞,雪花在郊外飞舞。
注释:
- 携手:手拉手,象征着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目标。
- 青云路:比喻前途光明,步步高升的道路。
- 天声:指天上的声音,象征着天意或神的指引。
- 袍笏:指官服和笏板,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恩章:恩赐的文书或表彰。
- 琼花:美丽的花朵,通常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玉壶:象征珍贵的酒器,暗示美酒和高雅的生活。
- 归袅丝梢:形容轻盈的归来,像细丝一样轻柔。
- 郊衢:指郊外的小路,象征自然与生活的交融。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袍笏恩章”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权力与荣耀,体现了诗人对官场荣华富贵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山水诗流派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的晚年,时值北宋繁荣期,诗人目睹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人的地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感慨。
诗歌鉴赏:
《雪花飞·携手青云路稳》是一首描绘人生理想与美好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携手青云路稳”,以“携手”二字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暗示着志同道合的友谊或爱情,走在“青云路”上则是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天声迤逦传呼”,这里的“天声”可理解为一种来自高处的召唤,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命运的感应。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提到“袍笏恩章乍赐”,这不仅反映了官场的变迁,也暗合了对荣华富贵的向往。诗人用“春满皇都”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在“何处难忘酒,琼花照玉壶”中,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珍惜。最后两句“归袅丝梢竞醉,雪舞郊衢”则把诗的意境推向高潮,轻盈的归来与雪花的舞动,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又醉人的美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黄庭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旅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理想与现实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携手青云路稳:展现了理想的前途光明,和谐的关系。
- 天声迤逦传呼:表达了来自天意的召唤与指引。
- 袍笏恩章乍赐: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突如其来。
- 春满皇都: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正如春天的繁荣。
- 何处难忘酒:酒代表了欢聚的时光与美好回忆。
- 琼花照玉壶:美酒与美景的映照,增加了诗的雅致。
- 归袅丝梢竞醉:轻盈的归来,体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 雪舞郊衢:雪花飞舞的意象,带来一份清新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理想比作“青云路”,形象生动。
- 拟人:“天声迤逦传呼”使得自然具有人情味。
- 对仗:如“袍笏恩章乍赐,春满皇都”,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为主线,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着理想与成功。
- 天声:代表命运与神意的召唤。
- 袍笏:象征权力与地位。
- 琼花:美好与珍贵的象征。
- 玉壶:高雅生活的象征。
- 雪:纯洁与宁静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携手青云路稳”中“青云”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理想与成功
- C. 官场
- D. 友情
-
诗中“袍笏恩章乍赐”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酒的怀念
- B. 权力的突如其来
- C. 自然的美好
- D. 生命的短暂
-
“雪舞郊衢”中的“舞”字有什么修辞效果?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更加豪放,强调享乐与豪情。
- 杜甫《春望》:在春天的美景中夹杂着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雪花飞·携手青云路稳》这首诗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