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外舅孙莘老二首》

时间: 2024-09-19 22:03:32

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陌黄尘乌帽底,
五湖春水白鸥前。
扁舟不为鲈鱼去,
收取声名四十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头戴乌色的帽子,眼前则是五湖的春水和白色的鸥鸟。诗人乘坐小船,虽然不为捕捞美味的鲈鱼而去,但却希望在四十年的岁月中赢得声名。

注释

  • 九陌:指的是九条道路,形容尘土飞扬的场景。
  • 黄尘:指的是路上的尘土,象征艰辛的旅程。
  • 乌帽:黑色的帽子,象征诗人的身份和风格。
  • 五湖:指的是广阔的湖泊,代表自然的美丽。
  • 白鸥:白色的海鸥,象征自由和宁静。
  • 扁舟:小船,代表诗人简单的生活。
  • 鲈鱼:美味的鱼,象征物质的诱惑。
  • 声名:名声,象征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名声的追求。在古代文人中,追求名声和声誉是普遍现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名声的渴望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擅长诗词和书法,作品风格独特,常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可能是在他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中所作。他经历了政治的波折与个人的磨难,最终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就,对声名的追求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的“九陌黄尘”描绘出一种行旅中的艰辛感,仿佛在说过往的纷扰与尘世的喧嚣。而“乌帽底”则暗示了诗人身份的独特,给人一种沉稳而又坚定的印象。接下来的“五湖春水白鸥前”,则将视野转向了自然的美好,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扁舟不为鲈鱼去”一句,既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又暗含了对名声的追求。诗人并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的享乐而出行,而是为了寻求更高的精神价值,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屡见不鲜。最后一句“收取声名四十年”,则是对自己人生的总结,表达了漫长岁月中的奋斗与坚持。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粗犷的自然景观,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陌黄尘乌帽底: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暗示人生的艰辛与磨难。
    • 五湖春水白鸥前: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 扁舟不为鲈鱼去:诗人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
    • 收取声名四十年: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强调了名声的重要性与个人努力的结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九陌黄尘”与“五湖春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行旅,借自然景色反映内心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强调了名声的重要性与追求精神价值的决心,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黄尘:象征人生的辛劳与磨难,反映出诗人经历的艰辛。
  • 白鸥:象征自由与宁静,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扁舟:象征简单与朴素的生活方式,体现诗人的内心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陌黄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艰辛
    C. 名声的追求

  2. 诗人乘坐小船的原因是什么? A. 捕捞鲈鱼
    B. 追求精神的价值
    C. 享受生活

  3. 诗中的“收取声名四十年”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看重? A. 财富
    B. 名声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呈外舅孙莘老二首》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黄庭坚更注重名声的追求,而李白则强调及时行乐,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黄庭坚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