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

时间: 2025-01-11 07:44:19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後文。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
作者: 黄庭坚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后文。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迎接新朋友和送别旧友时的繁忙和辛勤。人们为了生计而出售腰间的剑,官员们则宽容对待后文的诗歌创作。众多朋友赠予沐浴之礼,在盛会中我感到惜别之情。虽然离开故国有千里之遥,但心中分忧的情谊却能很快与朋友靠近。

注释:

  • :指“他”或“她”,在这里指代朋友。
  • 不胜勤:指忙得不可开交。
  • :这里指百姓,生活艰辛。
  • 宽柱后文:指在文人之间,宽容待人,尤其是对于创作的宽容。
  • 诸郎:指众多的朋友。
  • 投赐沐:赠予沐浴的礼物,沐浴在古代是迎接贵客的重要礼仪。
  • 临分:临别之时。
  • 去国:离开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田,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擅长用典,注重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朋友之际,表达了黄庭坚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对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人在繁忙之中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真挚。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在社交场合中,人们相聚与离别的情感交织。开篇的“迎新与送故”即设定了诗歌的基调,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既有迎接新朋友的欢愉,也有送别旧友的惆怅。接着,诗中提到“民卖腰间剑”,反映出社会的现实与百姓的生存困境,诗人以此引入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公宽柱后文”则显示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的宽容与欣赏,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互助与包容。在“诸郎投赐沐”中,诗人借助礼物的意象,表达了友情的温暖,以及在高会之中对临别的惜别之情。最后,“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一句,虽有千里之遥,心中却因友谊而近,展现出人情的深厚与真挚。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黄庭坚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迎接新朋友和送别旧朋友,实在让人忙得不可开交。
    •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后文。”:百姓为生活而出卖自己的剑,官员们却宽容对待诗歌创作。
    •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朋友们赠送沐浴之礼,盛会之中感到惜别之情。
    •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虽然离开故乡千里之遥,但心中的忧愁与朋友却是如此贴近。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隐喻:用“腰间剑”隐喻生计的艰辛,用“分忧”隐喻情感的深厚。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朋友间的相聚与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计与生活的艰辛。
  • :代表着友谊与温暖的关怀。
  • 千里: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反映出即便相隔千里,情感依然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渠已不胜勤”中的“渠”指的是: A. 他/她
    B. 我
    C. 他们

  2. 诗中提到的“民卖腰间剑”反映了什么? A. 百姓的富裕
    B. 百姓的艰辛生计
    C. 文人的风雅

  3.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离别的伤感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友情的亲近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但更注重豪放与壮阔;而黄庭坚则细腻入微,展示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以上内容为对《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