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词》

时间: 2025-01-26 03:44:26

每为多情记别离,道傍披拂乱如丝。

东风也学时人态,偏向柔条恣意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杨柳词
王绂 〔明代〕

每为多情记别离,道傍披拂乱如丝。
东风也学时人态,偏向柔条恣意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多情记忆,描绘了道旁的杨柳枝条随风飘拂,宛如纷乱的丝线。东风似乎也模仿人们的情态,随意地吹拂着柔软的柳条,显得格外恣意。

注释:

  • 每为多情记别离:每次想起离别的情景,心中充满柔情。
  • 道傍:路边,指的是离别时的环境。
  • 披拂:披拂,指的是柳条在风中摇动,像是披散的长发。
  • 乱如丝:形容柳条摆动的状态,像是散乱的丝线。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学时人态:模仿人的情态,表现出一种人性化的情感。

典故解析:

“折杨柳”常常与离别相关。在古代,杨柳被视为离别的象征,柳条轻柔,易于摇曳,给人一种对过往情感的眷恋。诗中提到的“东风”也与春天的离别情感相结合,表现出自然界对人感情的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绂,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表现人情世故,尤其擅长描写离别、思念等主题。

创作背景:

《折杨柳词》写于一个离别的时刻,可能是诗人亲历某个分别的场景,因而引发了对情感深刻的思考。相较于其他诗歌,王绂在此诗中更多地运用了自然的意象来反映人类情感。

诗歌鉴赏:

《折杨柳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诗的开篇“每为多情记别离”,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离别情景的执念与感伤。道旁的杨柳成为了情感的寄托,其“披拂乱如丝”的形象生动而形象,恰如人心中的思绪,杂乱无章却又细腻动人。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东风”,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东风“学时人态”,不仅是对春风的描绘,更是对离别时心绪的渲染。风的轻柔、柳条的摇曳,都在无形中加深了离别的情感,表现了自然与人心的相互交融。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情感上却深邃而柔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离别的无奈。王绂通过对杨柳和东风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化了情感的厚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每为多情记别离:每一次的离别都让我多情地回忆起往昔。
  • 道傍披拂乱如丝:在路边的柳条在风中随意摇摆,像是纷乱的丝线。
  • 东风也学时人态:东风也似乎在模仿人类的情态,带有柔情。
  • 偏向柔条恣意吹:风随意地吹拂着柔软的柳条,表现出一种放纵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乱如丝”,突出其飘逸的形态。
  • 拟人:将东风赋予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全诗的结构简洁有序,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的情感展开,探讨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和期待。诗中自然意象的运用,让情感更加细腻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离别与思念,柔软而富有情感。
  • 东风:象征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带来离别的惆怅。
  • 丝线:象征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冷酷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凄凉

  2. 诗人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A. 拟人和比喻
    B. 排比和夸张
    C. 对仗和借代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别的忧伤
    C. 友情的温暖

答案:

  1. B. 春天的温暖
  2. A. 拟人和比喻
  3. B. 离别的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诗词对比:

  • 《送别》中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未来的展望与希望。
  • 王绂的《折杨柳词》则更加强调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情感的细腻剖析,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