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春游曲 其六》

时间: 2025-04-29 01:19:54

银鞍驰白马,玉轭驾黄牛。

来往红尘陌,嬉游绿水洲。

莺啼喧桂席,鱼戏动莲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鞍驰白马,玉轭驾黄牛。
来往红尘陌,嬉游绿水洲。
莺啼喧桂席,鱼戏动莲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骑着银色鞍具的白马飞驰,驾着玉制轭具的黄牛悠然行走。
在尘世的道路上来往不息,嬉戏游玩于绿水环绕的小洲。
黄莺在桂树旁啼叫,热闹喧嚷;鱼儿在莲叶间嬉戏,荡动着小舟。

注释

  • 银鞍:指马鞍,银色的鞍具,象征华贵与轻快。
  • 玉轭:指牛的轭具,玉制的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 红尘陌:红尘指尘世,陌指道路,形容繁华的尘世生活。
  • 嬉游:嬉戏游玩,形容轻松愉快的游乐活动。
  • 莺啼:黄莺的啼叫,象征春天的生机。
  • 桂席:桂树下的座位,象征优雅的环境。
  • 鱼戏:鱼儿在水中嬉戏,生动形象。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欢愉。桂树与春季的关系紧密,常常被用来象征吉祥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大相,明代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西湖春游曲》是作者在春天游览西湖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的生活情趣。明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时期,诗人常以游山玩水、寄情于自然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西湖春游曲 其六》是一首描绘春游场景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陶醉。开头两句,“银鞍驰白马,玉轭驾黄牛”,通过鲜明的对比,描绘了骑马与驾牛的两种游玩方式,既有豪放又有温馨,展现了春游的多样性。接下来的“来往红尘陌,嬉游绿水洲”,则把视野从骑行的场景转向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表现了春游的乐趣和轻松。诗的最后两句“莺啼喧桂席,鱼戏动莲舟”更是将春天的生机与欢愉表现得淋漓尽致,莺啼与鱼戏的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活力与生气,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银鞍驰白马:描绘骑马的场景,体现出一种轻快与自由的感觉。
  2. 玉轭驾黄牛:与骑马形成对比,黄牛的驾驭显示出一种悠然自得。
  3. 来往红尘陌:描绘人们在繁华的尘世中不断往来,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的生活气息。
  4. 嬉游绿水洲:在小洲上嬉戏游玩,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5. 莺啼喧桂席:黄莺的啼叫增添了春天的生机,桂树下的喧闹环境更显热闹。
  6. 鱼戏动莲舟:鱼儿在水中嬉戏,动感十足,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与活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银鞍驰白马,玉轭驾黄牛”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莺啼与鱼戏的描写,将动物的生动形象化,增强了画面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游的欢快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鞍:象征轻快与豪华,体现出骑马的自由感。
  • 黄牛:象征朴素与安宁,代表着一种平和的生活方式。
  • :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勃发。
  • :象征清雅与高洁,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银鞍驰白马”中的“银鞍”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华贵
    C. 劳累
    D. 古老

  2. 填空题:诗中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了对__的热爱。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莺啼”与“鱼戏”都是春天的象征。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生活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的作品,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人对美的追求。
  • 《春晓》:孟浩然的名作,表现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西湖春游曲》都通过自然描绘表现了人对春天的热爱,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夜景的浪漫,而《西湖春游曲》则强调白天游玩的欢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区大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