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湖上泛月》

时间: 2025-01-11 22:44:21

新凉似曲。

酿就西湖绿。

醉后尚堪斟百斛。

飞下一瓯寒玉。

月华小驻桥东。

萧萧几阵微风。

趁著采莲人去,不知身在秋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湖上泛月
作者: 查慧 〔清代〕

新凉似曲。酿就西湖绿。
醉后尚堪斟百斛。飞下一瓯寒玉。
月华小驻桥东。萧萧几阵微风。
趁著采莲人去,不知身在秋中。

白话文翻译:

初秋的凉意如同乐曲般轻柔,西湖的水色变得更加清翠。醉酒之后的我,依旧能斟满一百斛美酒。飞落的酒杯中装着寒冷的月光。月光在桥东小憩,微风阵阵轻拂。趁着采莲的人们离去,我却不知自己已身处秋天的深处。

注释:

  • 新凉:指初秋的凉爽天气。
  • 似曲:像乐曲一样,形容凉意的柔和。
  • 酿就:酿造、形成。
  • 百斛:古代的容量单位,表示很多,形容酒的丰富。
  • 寒玉:指清冷的月光,形容月光清澈透明。
  • 小驻:短暂停留。
  • 萧萧:形容微风轻拂的声音。
  • 采莲人:指在湖中采莲的女子。
  • 不知身在秋中:形容在美景中沉醉,未能察觉季节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慧,生于清代,字云卿,号青松,浙江人。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诗词创作中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清平乐 湖上泛月》诞生于查慧非常欣赏的西湖之夜,正值初秋,诗人沉醉于湖面的月光和微风,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清平乐”为题,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表达了初秋的舒适和美好。诗人用“新凉似曲”来形容秋天的气息,仿佛是一曲动听的乐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诗人用“醉后尚堪斟百斛”来表明自己的醉意与陶醉,传达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

“飞下一瓯寒玉”句中的“寒玉”很有诗意,象征着清冷的月光,给人一种静谧和清幽的感受。月光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上,仿佛是美酒般的清澈透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最后一联“趁著采莲人去,不知身在秋中”则让整首词达到高潮,诗人沉醉于美景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恰好与秋天的到来形成对比,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凉似曲:以音乐的比喻表达初秋的凉意,营造出清新、诗意的氛围。
  • 酿就西湖绿:表现出西湖的美丽景色,色彩鲜明。
  • 醉后尚堪斟百斛:即使醉酒也能享受美酒,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飞下一瓯寒玉:清冷的月光如同酒水般轻盈,增强了意境的清幽。
  • 月华小驻桥东:月光在桥边停留,体现出时间的静止与美的定格。
  • 萧萧几阵微风:微风轻拂,增添了自然的灵动感。
  • 趁著采莲人去:强调采莲人离去的时刻,暗示一种孤独感。
  • 不知身在秋中:沉浸于美景中,无法感知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凉似曲”、“寒玉”。
  • 拟人:如“月华小驻”,赋予月光以“驻留”的动作。
  • 对仗:如“萧萧几阵微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它通过描绘秋日的湖面,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自然美与文化底蕴。
  • 月华:象征清纯与宁静。
  • 微风:象征轻柔与舒适。
  • 采莲人:象征青春与美好回忆。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凉似曲”比喻了什么?

    • A. 夏天的炎热
    • B. 秋天的凉意
    • C. 冬天的寒冷
    • D. 春天的温暖
  2. “飞下一瓯寒玉”中的“寒玉”指的是什么?

    • A. 酒
    • B. 月光
    • C. 风
    • D. 水
  3. 诗人沉醉于什么之中?

    • A. 音乐
    • B. 诗歌
    • C. 美景
    • D. 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表现诗人对孤独的感慨。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月亮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