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愁推不去。没个藏愁处。小小眉弯担不住。做出恨烟颦雨。连朝飞瓦青霜。病馀怕倚回廊。已是伤秋伤别,可堪又过重阳。
白话文翻译:
愁绪难以排解,心中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那弯弯的小眉头承受不了内心的忧愁,竟然显得更加怨恨,像烟雾一样缭绕,像雨水一样令人心痛。清晨时,青霜在瓦片上飞舞,病后我害怕倚靠回廊。伤感的秋天已然来临,分别的苦楚更是难忍,偏偏又逢重阳佳节。
注释:
- 愁:忧愁、烦恼。
- 藏愁处:藏匿忧愁的地方。
- 眉弯:形容人的眉毛微微弯曲,暗示忧愁。
- 恨烟颦雨:形容因愁苦而生的怨恨,像烟雾和雨滴一样让人沉重。
- 飞瓦青霜:指清晨时瓦上覆盖的青霜。
- 回廊:指庭院中的走廊。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我佩(生卒年不详),清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纤细、含蓄,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诗人在表达个人忧愁的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哀愁与人们的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清平乐》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悠扬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忧伤。开头的“愁推不去”便直击主题,表达了愁苦的无处可藏,令人感同身受。小小的眉弯象征着内心的压抑,诗人以此描绘出一种无能为力的心境。接着“做出恨烟颦雨”的句子,进一步深化了因愁苦而生的怨恨情绪,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挣扎。
“连朝飞瓦青霜”,描绘清晨的寒意,暗示着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逝去。最后“已是伤秋伤别,可堪又过重阳”,诗人在重阳节之际,既感受到秋天的伤感,又无法逃避离别的苦楚,情感愈加沉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推不去”:愁绪如影随形,无法摆脱。
- “没个藏愁处”:无处可以隐藏自己的忧愁。
- “小小眉弯担不住”:微微的眉头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愁苦。
- “做出恨烟颦雨”:因忧愁而产生的怨恨,犹如烟雾与雨水,让人心痛。
- “连朝飞瓦青霜”:清晨的霜冻映衬着内心的寒意。
- “病馀怕倚回廊”:病后感到虚弱,不敢倚靠回廊,流露出脆弱之感。
- “已是伤秋伤别”:已然感受到秋天的伤感与离别的痛苦。
- “可堪又过重阳”:重阳节的到来更加加重了内心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绪比作烟雾和雨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忧伤的情感。
- 对仗:如“伤秋伤别”,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飞瓦青霜”,使自然景象与人情感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忧愁、离别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深刻的个人情感,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最终在重阳节的背景下,愁绪愈加弥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忧伤的情感。
- 眉弯:内心苦闷的象征。
- 飞瓦青霜:秋天的寒冷与清晨的宁静。
- 回廊:家园的象征,隐喻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推不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愤怒 -
“小小眉弯担不住”中的“眉弯”指代什么?
A. 眼睛
B. 眉毛
C. 嘴巴 -
重阳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祝福
B. 离别与伤感
C. 喜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赵我佩的《清平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伤感与离别主题,但李清照更倾向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赵我佩则更加强调当下的忧愁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