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时间: 2025-02-04 15:28:21

洛阳新进牡丹业,种在蓬莱第几宫。

压晓看花传驾入,露苞初坼御袍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洛阳新进牡丹业,
种在蓬莱第几宫。
压晓看花传驾入,
露苞初坼御袍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新引进的牡丹花,种植在蓬莱宫内。清晨,花朵刚刚绽放,便传来皇帝驾临观看的消息,露水滴落的花苞映衬着皇袍的红色。

注释:

字词注释:

  1. 洛阳:古都,位于今河南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与政治中心。
  2. 牡丹:一种花卉,象征富贵与美丽。
  3.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高雅。
  4. 压晓:指清晨,指花朵被露水压弯的状态。
  5. 传驾:传达皇帝驾临的消息。
  6. 露苞:指刚刚露出的花苞,含苞待放。

典故解析:

“蓬莱”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代表仙境或理想的居所,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美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珪(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诗歌创作于宋代,正值牡丹花盛行之时,反映了当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

诗歌鉴赏:

《宫词》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与皇帝的观赏,展现了自然与权力的交融。诗中用“洛阳新进牡丹业”引入,表现出牡丹的珍贵和受欢迎程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蓬莱宫,象征着一种高雅的生活。清晨的时刻,牡丹初绽,带有一丝清新与神秘,仿佛在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压晓看花传驾入”一句,生动地描绘出皇帝专程来赏花的场景,显示了皇权对美的追求与热爱。最后一句“露苞初坼御袍红”则巧妙地将花朵的颜色与皇袍的颜色相联系,既显示了花的美丽,也隐喻了权力的象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想象,传达出对美的崇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王珪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而高远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阳新进牡丹业:引入牡丹这一主题,说明这是新引进的品种,暗示其珍贵。
  2. 种在蓬莱第几宫:蓬莱宫象征高雅,表明牡丹的种植环境非凡。
  3. 压晓看花传驾入:描绘清晨的宁静与皇帝的莅临,体现出对花的重视。
  4. 露苞初坼御袍红:花苞初放,鲜艳的色彩与皇袍相映成趣,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压晓”和“看花”,展现了优美的节奏感。
  • 比喻:用“蓬莱”暗喻理想的境地。
  • 拟人:花苞如同有情的女子,静静待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皇权与美的结合,体现出一种典雅与高贵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牡丹:富贵、繁华的象征。
  2. 蓬莱: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象征。
  3. 露水:清新、纯洁的象征,代表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宫词》中的牡丹被种在哪里? A. 洛阳
    B. 蓬莱
    C. 长安
    D. 京城

  2. 诗中提到的“露苞初坼”是什么意思? A. 花苞闭合
    B. 花苞刚刚开放
    C. 花苞凋谢
    D. 花苞被风吹落

  3. 诗中提到的“传驾”指的是谁的到来? A. 皇帝
    B. 文人
    C. 平民
    D. 游客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王珪的《宫词》更多地聚焦于自然美与权力的结合,而李白则是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王珪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