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

时间: 2025-04-27 12:47:07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

才及长成,即求配耦。

稍得其资,复营南亩。

自瀑自弃,有同游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
才及长成,即求配耦。
稍得其资,复营南亩。
自瀑自弃,有同游手。

白话文翻译:

人性怎么就这样,容易变化而不容易长久。
才刚刚长成,就急于寻求配偶。
稍微得点资源,就又去耕作南方的田地。
自己放弃自己,有些人却和我一同游荡。

注释:

  • 奈何:怎么、何以。
  • 人性:人之本性或性格。
  • 易流:容易变动、流失。
  • 难久:难以长久保持。
  • 才及长成:刚刚长大成熟。
  • 配耦:配对、成家。
  • 稍得其资:稍微获得一些资源。
  • 营南亩:耕作南方的田地,指谋生。
  • 自瀑自弃:自己放弃自己。
  • 同游手:与他人一起游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芾,字子瑄,号云间,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精于诗词、散文。其作品常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农民生计的关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农民的生活艰辛,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提醒乡里的学者要珍惜自己的才华,以免在浮华中迷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性流动性的思考,反映了吴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首句“奈何人性,易流难久”抒发了对人性本质的无奈与悲哀。人性在欲望与现实的驱使下,往往难以保持初心,急于追求短暂的满足。接下来的“才及长成,即求配耦”则道出了年轻人初入社会时急于成家的心态,仿佛成家立业就是人生的主要目标。然而,人在获得一些资源后,往往又会被现实所驱动,选择去“营南亩”,即为了生活而忙碌,不得不放弃内心的追求,流于表面的繁忙。最后一联“自瀑自弃,有同游手”则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明有些人选择放弃自己,随波逐流,追求虚无的快感,甚至与他人同流合污。这首诗深刻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乡里学者的鞭策与期望,提醒他们要保持理想,不要沉迷于短暂的快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奈何人性,易流难久:感叹人性容易改变,难以持久,透露出一种对人性的失望。
  2. 才及长成,即求配耦:年轻人刚成熟就急于成家,表达了对年轻人急功近利的批判。
  3. 稍得其资,复营南亩:获得一点资源后,就去忙于耕作,说明人们被生活所驱动,远离了理想与追求。
  4. 自瀑自弃,有同游手:放弃自我,有人选择随波逐流,警示人们要警惕这样的行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易流难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人性比作水流,隐喻其变幻无常。
  • 排比:整首诗通过排比的结构,增强了语势,突出了主题。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性的反思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鞭策学者要坚持追求真理与理想,而不是被表面的物质生活所诱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人性:象征人的本质与内心的挣扎。
  • 南亩:象征现实的生活与追求,代表物质的繁忙与浮华。
  • 配耦:象征社会的传统观念与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奈何人性,易流难久”,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人性是恒久不变的
    • B. 人性容易改变,难以持久
    • C. 人性应该追求物质
    • D. 人性与理想无关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稍得其资,复营南亩”,这里的“南亩”主要指____

  3. 判断题:作者认为急于成家是年轻人的美德。(对/错)

答案:

  1. B
  2. 耕作的田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逃避。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吴芾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吴芾更加强调人性的流动与社会的压力,而陶渊明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宁静。两者在风格上也有所不同,吴芾的诗更具现实感,陶渊明则更具理想主义色彩。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