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理弟之官岳阳相别于定王台凄然有感为赋五》

时间: 2025-01-27 03:35:19

心源本澄静,皎月悬晴空。

利欲一汩之,晶明变尘矇。

扰扰千晓晟,攒攒万铦锋。

昏冥弗自觉,乃与禽犊同。

一朝发深省,妙理仍昭融。

要须大敌勇,钩援临崇墉。

不见箪瓢人,四勿收殊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源本澄静,皎月悬晴空。
利欲一汩之,晶明变尘矇。
扰扰千晓晟,攒攒万铦锋。
昏冥弗自觉,乃与禽犊同。
一朝发深省,妙理仍昭融。
要须大敌勇,钩援临崇墉。
不见箪瓢人,四勿收殊功。

白话文翻译

我的心源本是澄澈宁静,像皎洁的明月悬挂在晴朗的天空中。
然而,利欲的侵扰使得清澈的心灵变得模糊不清。
在这纷扰的晨曦中,我的思想像万千利剑一样激烈交锋。
我在昏暗中却浑然不觉,竟和禽兽一样毫无觉悟。
有一天我突然醒悟,深刻的道理依然在心中交融。
要想勇敢面对大敌,必须在险峻的城墙上把握机会。
但我看不见那些简单的人,因而不愿收获非分之功。

注释

  • 澄静:清澈宁静,此处形容心灵的状态。
  • 利欲:指名利和私欲,表示对心灵的侵扰。
  • :涌动,形容利欲的侵袭。
  • 攒攒:聚集之意,形容思想的纷乱。
  • 昏冥:指昏暗无知的状态。
  • 禽犊:禽兽和幼小的动物,借以比喻无知的人。
  • 妙理:深刻的道理。
  • 崇墉:高耸的城墙,象征面对挑战的勇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真德秀,字子文,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曾任职于地方官吏。其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哲学思考与对社会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人世繁华与内心宁静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名利的看法及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显得格外深邃。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心灵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世俗名利时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开头的“心源本澄静”点明了诗人的本心,接着“利欲一汩之”则揭示了外在环境对内心的侵扰,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通过形象的意象,如“皎月悬晴空”与“晶明变尘矇”,体现了清澈与混沌的对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意识到自己在纷扰中迷失,感慨“与禽犊同”,直面无知的自省。“一朝发深省”则是转折,揭示了心灵的觉醒与对人生深层次的思考。最后的“要须大敌勇,钩援临崇墉”意在强调面对挑战时,必须具备勇气和智慧,而“不见箪瓢人”则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无奈与对非分之功的拒绝。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既有对世俗的反思,又有对内心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醒的自我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源本澄静,皎月悬晴空:诗人自述内心本源是清澈宁静的,像月亮一样明亮。
  2. 利欲一汩之,晶明变尘矇:外界的名利欲望一来,清澈的心灵变得模糊不清。
  3. 扰扰千晓晟,攒攒万铦锋:形容晨曦中纷扰的思绪,像万把利剑相互交锋。
  4. 昏冥弗自觉,乃与禽犊同:在无知的状态中,诗人意识到自己与无知的动物并无二致。
  5. 一朝发深省,妙理仍昭融:突然醒悟,深刻的道理又在心中清晰呈现。
  6. 要须大敌勇,钩援临崇墉:面对强敌时,必须勇敢地把握机会。
  7. 不见箪瓢人,四勿收殊功:看不到那些简单的人,因此不愿意追求不切实际的功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灵的澄静比作皎洁的月亮,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中形成了良好的对称结构,如“扰扰千晓晟,攒攒万铦锋”。
  • 象征:清澈的心灵象征纯洁,利欲则象征世俗的纷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面对内心与外部挑战时应保持清醒与勇气,拒绝被世俗的成功所迷惑。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清澈与宁静的内心。
  • 利欲:象征外界的诱惑与纷扰。
  • 禽犊:象征无知与迷茫的状态。
  • 城墙:象征面对挑战的勇气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心源本澄静”中的“心源”指的是什么?

    • A. 内心
    • B. 心脏
    • C. 心理
    • D. 意念
  2. “不见箪瓢人”中的“箪瓢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 A. 有名望的人
    • B. 清贫的普通人
    • C. 雄才大略的人
    • D. 学识渊博的人
  3. 诗中提到的“昏冥弗自觉”表达了什么状态?

    • A. 觉醒
    • B. 无知与迷茫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真德秀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与挣扎,而王维的诗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都在描绘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的反思,但风格与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真德秀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