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谢氏双节堂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25:58

独抱孤儿在,空帷泣夜深。

谁家姑与妇,相继柏舟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川谢氏双节堂 其一
独抱孤儿在,空帷泣夜深。
谁家姑与妇,相继柏舟吟。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夜晚,我独自抱着孤儿,空荡的帷帐下我泪流满面。是谁家的姑姑和妇人,正在相继吟唱《柏舟》这首诗呢?

注释:

  • 独抱:独自抱着,表示孤独的状态。
  • 孤儿:指没有父母的孩子,这里强调诗人的孤独和悲伤。
  • 空帷:空荡的帷帐,象征着孤寂和无依无靠。
  • :哭泣,表达内心的悲伤和无奈。
  • 姑与妇:指的是女性,可能是指亲属或邻居。
  • 相继:一个接一个,表示连续的状态。
  • 柏舟:指古代诗歌,可能是《柏舟》这首诗,表达相思之情。

典故解析:

《柏舟》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作品,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诗中提到的“姑与妇”则可能指的是一对亲属,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480年-1559年),字仲明,号阮亭,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家庭、社会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士奇晚年,正值明代社会动荡时期,个人与家庭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诗人在生活中经历了孤独与失落,因此在诗中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人以“独抱孤儿在”开头,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夜晚场景。在这个空寂的环境中,孤儿的存在不仅是现实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孤独感的象征。接下来的“空帷泣夜深”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的氛围,泪水在夜深人静时显得尤为沉重。

“谁家姑与妇,相继柏舟吟”则透出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两位女性的吟唱,似乎是对生活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表现出一种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关怀。诗人用一种淡淡的忧伤,将孤独与温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与亲情的思考,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个人的内心世界。诗中渗透出的孤独感与对亲情的渴望,使得整首诗在平静中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抱孤儿在:描述诗人独自抱着孤儿,表现出孤单、无助的情感。
  2. 空帷泣夜深:帷帐空荡,暗示环境的孤寂,夜深时分更显得悲伤。
  3. 谁家姑与妇:引入他人,表现出对外界的关注与渴望。
  4. 相继柏舟吟:吟唱《柏舟》,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情感,象征着对亲情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孤儿象征着失去的亲情。
  • 拟人:将夜晚描绘得如有情感般沉重。
  • 对仗:如“姑与妇”,展现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与失落中对亲情的渴望,透过夜深的泪水和他人的吟唱,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儿:象征孤独与失去。
  • 空帷:代表孤寂与无依无靠。
  • 柏舟: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独抱孤儿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满足
  2. “空帷泣夜深”中的“泣”指的是什么?

    • A. 笑
    • B. 哭泣
    • C. 欢呼
    • D. 祈祷
  3. 诗中提到的“姑与妇”是指什么?

    • A. 亲属
    • B. 朋友
    • C. 陌生人
    • D.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杨士奇的诗更多地强调了孤独中的亲情,而杜甫则更倾向于对家乡与兄弟的思念。在意象上,两者都使用了夜晚的景象,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