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赋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32: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期何必话牢骚,解组安仁已二毛。
尽有桑麻谈故旧,胜他资格殢郎曹。
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
怪道泉明赋归去,东皋载酒乐陶陶。
白话文翻译:
心里的期盼何必诉说牢骚,离开官场安然生活已二十年。
即使有桑麻也能与故友谈天,比起那些身居高位的宰相们更自在。
郊野原野的草地上,朋友们都在,夕阳斜照,仕途的劳累已然不再。
真怪我,泉水清澈,赋诗归去,东边的岸边载着酒杯,乐得陶陶。
注释:
- 牢骚:指心中不满的情绪和抱怨。
- 解组:脱离官职,解除职务。
- 桑麻:指桑树和麻树,象征农田和田园生活。
- 资格:指官职或地位。
- 冠盖:指官员的车盖,象征仕途和权力。
- 陶陶:形容愉快、陶醉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洵佳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相对较少,但他的诗作体现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多反映出清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张洵佳离开官场后,表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和对官场喧嚣的厌倦。诗中流露出对友人和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士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官场的反思。首句通过“心期何必话牢骚”直接表达了对抱怨的厌倦,表明作者希望抛弃烦恼,走向一种安宁的生活。接着,诗人回忆起离开官场后的宁静生活,二毛的细节描绘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丰富了情感层次。
在“尽有桑麻谈故旧”中,诗人通过农田的意象,展示了田园生活的惬意。他与故友的相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欢乐,远胜于繁华的官场生活。在“郊原宿草朋侪尽”一句中,诗人描绘了朋友相聚的场景,夕阳斜照,意象温暖,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最后,诗人以“怪道泉明赋归去”收束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欣慰。泉水清澈,象征着清新的生活态度,而“东皋载酒乐陶陶”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陶醉,透出一种洒脱与自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心期何必话牢骚:表达了作者对抱怨的厌倦,暗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 解组安仁已二毛:指作者离开官场生活已二十年,强调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 尽有桑麻谈故旧:即使周围是农田,也能与老友畅谈,体现生活的悠然自得。
- 胜他资格殢郎曹:与那些高官相比,自己的生活更加自在。
- 郊原宿草朋侪尽:朋友们欢聚的场景,描绘出和谐的社交氛围。
- 冠盖斜阳仕宦劳:夕阳下的劳累,暗示对官场的厌倦与远离。
- 怪道泉明赋归去:对清澈泉水的感慨,表现内心的宁静。
- 东皋载酒乐陶陶:最终的欢愉,展示了对生活的享受。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郊原宿草朋侪尽,冠盖斜阳仕宦劳”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 比喻:将“桑麻”比作田园生活的象征,增强了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官场虚华的厌倦,传达了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与友谊的理想。
意象分析:
- 桑麻:象征着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反映了对农业生活的向往。
- 泉水:象征清澈的心灵与宁静的生活,代表诗人内心的满足。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美好,渲染出一种温暖和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牢骚”是什么意思?
- A. 抱怨
- B. 高兴
- C. 旅行
-
“桑麻”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官场生活
- B. 田园生活
- C. 战争
-
诗人对于官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反感
- C. 忽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偶赋二首 其一》均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而张洵佳则通过社交与内心的反思,强调了与友人相聚的乐趣与人生的平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