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三月二十六日,检历,知春尽》
时间: 2025-01-11 12:58: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间何处更寻春。检历独伤神。
八九年前,今朝游赏,欲续已无因。
只余斜照明如昔,来伴倚栏身。
满地残英,也须珍重,粉态片时新。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人间,还有哪里能够再找到春天呢?翻阅历书,独自感到伤感。
八九年前的时光,今天的游赏,想要继续却已无缘。
只有那斜阳依旧明亮,伴我倚栏而立。
满地的残花,也要好好珍惜,粉色的花瓣在此时仍显新鲜。
注释:
- 人间何处:问句,表示对春天的渴望与寻找。
- 检历:翻阅历书,指查看时间的记录。
- 八九年前:指的是回忆往昔的青春岁月。
- 欲续已无因:想要继续往日的欢愉,却已没有机会。
- 斜照:指夕阳的光照,象征时间的流逝。
- 残英:指凋谢的花朵。
- 粉态:指花瓣的颜色,象征春天的美好。
典故解析:
- 春尽:春天的结束,常与生命的轮回和时光的流逝有关。
- 游赏:古代文人雅士春游赏花的活动,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5),字子华,号德修,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相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结束,伴随着对往昔的怀念,心中涌起一阵伤感,反映了他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少年游》不仅是对春天的追寻,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检历”这一动作,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意识,抒发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八九年前的春游,给了他无限的快乐,而如今再想重温那种幸福,已然无缘。诗人用“斜照”来描绘夕阳的余晖,这种光景不仅是春日的美丽,更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奈。
“满地残英”则是对春天最后时光的珍视,尽管花瓣已凋零,但它们的美丽依然值得珍惜。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珍惜,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温暖的共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何处更寻春:诗人以疑问句开篇,表达对春天的渴望,暗示春天的流逝。
- 检历独伤神:翻阅历书让诗人感到孤独与忧伤,反映出他对过去的向往。
- 八九年前,今朝游赏,欲续已无因:回忆往昔的欢愉,但如今已不再,传达出一种无奈感。
- 只余斜照明如昔,来伴倚栏身:斜阳依旧照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陪伴。
- 满地残英,也须珍重,粉态片时新:尽管花已残败,但仍值得珍惜,表达对生活美好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青春,强调时间的流逝。
- 拟人:斜照似乎有情感,能伴随诗人,增添了感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追忆与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乐观的心态。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着希望与生命,代表了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斜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残英:代表着过往美好的痕迹,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检历”指的是什么?
- A. 翻阅历书
- B. 读书
- C. 旅行
- D. 写诗
-
诗人对往昔的感受是:
- A. 开心
- B. 无奈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 A
- 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黄侃更侧重于对春天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多地抒发女性的柔情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