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寒食》
时间: 2025-01-26 04:26:36意思解释
永遇乐 寒食
作者: 杨玉衔 〔清代〕
原文展示
去后之推,今年断火,番数逢几。数十人生,二分春色,岂等閒红紫。裁衣刀尺,卖饧箫管,天气薄绵消未。认桥西青芜一片,踏处凤靴挑荠。酒炉茶灶,烟沈帘卷,疑是臣门如水。鞠蹴惊莺,鞦韆过鸟,人影桐阴地。赠兰斗草,燖盟温语,怕冷伤春余泪。百五日饶剩花风,漫愁婪尾。
白话文翻译
离开之后,时光荏苒,今年的寒食节已经过去了多少次?数十个人生中,春天的美好总是难以分割,怎能与那普通的红紫花朵相比?裁衣的刀尺、卖糖的箫管,天气渐渐转暖,薄绵的花香已经消散。桥西的青翠草地一片繁盛,踏上去仿佛踩着凤靴挑拣荠菜。酒炉和茶灶的烟气弥漫,轻纱帘子卷起,似乎是臣门如水的景象。踢球的孩子惊动了莺鸟,秋千上的人儿与飞鸟相伴,人在桐树阴影下。赠送兰花、斗草的温暖话语,生怕寒冷会伤了春天的余泪。寒食节已过百五日,花风依旧,愁绪漫延。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为清明节前的一天,禁火以示哀悼。
- 去后之推:指离开之后的时光流逝。
- 凤靴:古代女子穿着的鞋子,寓意优雅、美丽。
- 兰斗草:赠送兰花和斗草,象征友谊和祝福。
- 百五日:指寒食节后第五天,即清明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和浓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词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反映了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对春天、生活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永遇乐 寒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诗人通过对寒食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全词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互相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内心的孤寂。
起句“去后之推,今年断火”,通过“断火”二字点出寒食节的习俗,传递出对过往的追忆与现状的失落。接着“数十人生,二分春色”,在简单的叙述中,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便浮现出来。春色的美好在时光的流逝中难以持久,而如红紫花般的美丽似乎只是昙花一现。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如“裁衣刀尺,卖饧箫管”等生活细节,呈现了春日的气息与生动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其中。然而,随着美景而来的却是惆怅,“怕冷伤春余泪”一句,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短暂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百五日饶剩花风,漫愁婪尾”,不仅概括了寒食节后的心情,更深刻揭示了生命中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杨玉衔细腻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后之推,今年断火”:
- 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寒食节的习俗。
-
“数十人生,二分春色”:
- 生命中的春色总是难以分割,暗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裁衣刀尺,卖饧箫管”:
- 生活细节的描写,带来春日的气息。
-
“认桥西青芜一片”:
- 描绘自然景象,体现生机。
-
“酒炉茶灶,烟沈帘卷”:
- 生活的温馨与宁静。
-
“鞠蹴惊莺”:
- 生活中的欢乐与自然的互动。
-
“赠兰斗草,燖盟温语”:
- 友谊与温情的传递。
-
“百五日饶剩花风”:
- 反映时光的流逝与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臣门如水”比喻静谧的生活状态。
- 对仗:“酒炉茶灶,烟沈帘卷”运用对仗增强词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生命与希望。
- 青芜:代表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 凤靴:象征优雅与美好。
- 兰花:象征友谊与祝福。
- 烟气:象征生活的平静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去后之推”中的“推”指什么?
- A. 推动
- B. 推测
- C. 推移
- D. 推广
-
“百五日”指的是哪个节日后的几天?
- A. 清明节
- B. 中秋节
- C. 端午节
- D. 春节
-
诗中提到的“凤靴”象征什么?
- A. 努力
- B. 美丽
- C. 财富
- D. 荣耀
答案:
- C. 推移
- A. 清明节
- B.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清明》: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永遇乐 寒食》和《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和情感,但前者更多体现个人感伤,后者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赞美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诗词解析与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