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春情》

时间: 2025-01-27 03:22:20

百宝栏前丹棘开。

画屏深几曲、掩蓬莱。

玉人无语立瑶阶。

腰支小,须筑避风台。

酒晕入莲腮。

风流鸳帐里、费安排。

桃笙滑溜凤凰钗。

灯儿下,倩系合欢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宝栏前丹棘开。
画屏深几曲掩蓬莱。
玉人无语立瑶阶。
腰支小,须筑避风台。
酒晕入莲腮。
风流鸳帐里费安排。
桃笙滑溜凤凰钗。
灯儿下,倩系合欢鞋。

白话文翻译

在精美的栏杆前,红色的荆棘花盛开,
画屏深处,几道曲折的路遮掩着蓬莱仙境。
美人默默无语站在瑶台阶上,
她的腰身纤细,必须搭建一个避风的小台子。
酒醉的红晕映在她的脸颊上,
在风流倜傥的鸳帐中,安排事宜显得费力。
桃色的笙声流畅,凤凰钗在发间闪烁,
在灯光下,她轻巧地系上合欢鞋。

注释

  • 百宝栏:指精美装饰的栏杆。
  • 丹棘:红色的荆棘花,象征美丽而带刺的事物。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与理想。
  • 瑶阶:美玉制成的台阶,象征高贵与美丽。
  • 避风台:供人避风的小台,暗示需要庇护与安稳。
  • 酒晕:形容因饮酒而产生的红晕。
  • 鸳帐:指配有鸳鸯图案的帐子,象征爱情与温柔。
  • 桃笙:一种乐器,通常与欢快的场合有关。
  • 合欢鞋:象征着欢乐与爱情的鞋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俞,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多以抒情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女性的赞美。

创作背景

《小重山 春情》创作于春暖花开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在清代,文人常常借助春天的景象抒发个人的情感,诗中描绘的场景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之情。

诗歌鉴赏

《小重山 春情》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日美景和人间温情的画面。开头几句以“百宝栏前”的美丽场景引入,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用“画屏深几曲掩蓬莱”描绘出一道隐秘的曲折小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温柔而细腻,诗人通过对美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在形式上,这首词不仅注重音韵的和谐,也通过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典雅的气氛。诗中的“酒晕入莲腮”一语,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美人的娇羞与妩媚,令人心生怜爱。最后的“倩系合欢鞋”更是将美人与春天的意象紧紧相连,表达了一种甜美而温暖的情感,整个词作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柔情与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宝栏前丹棘开: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红色的荆棘花在华丽的栏杆前绽放,象征着生机与美丽。
  2. 画屏深几曲掩蓬莱:曲折的路遮掩了理想中的美好,暗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 玉人无语立瑶阶:美人默默无言,站在玉石阶梯上,展现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气质。
  4. 腰支小,须筑避风台:描绘美人的纤细身姿,暗示需要为她搭建一个安全的空间。
  5. 酒晕入莲腮:形容美人因饮酒而脸颊泛红,展现出她的娇羞与妩媚。
  6. 风流鸳帐里费安排:在浪漫的氛围中,安排各种事情显得困难,突显爱情的复杂与美好。
  7. 桃笙滑溜凤凰钗:乐器与饰品的描绘,增添了春天的欢乐气息。
  8. 灯儿下,倩系合欢鞋:在温暖的灯光下,美人轻巧地系上象征爱情的鞋子,暗示着美好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百宝栏”和“丹棘”比喻为美丽的春天,增强了诗的意象感。
  • 拟人:将美人描绘得如同春天的化身,赋予她情感与个性。
  • 对仗:如“桃笙滑溜凤凰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情感的细腻,是对春日景色与人间情感的美好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宝栏:象征美丽与珍贵的事物。
  • 丹棘:象征青春与热情。
  • 蓬莱:象征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 瑶阶:象征高贵与优雅。
  • 合欢鞋:象征爱情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宝栏前丹棘开”中的“丹棘”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花?

    • A. 白色
    • B. 红色
    • C. 蓝色
  2. “蓬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美好
    • C. 悲伤
  3. “合欢鞋”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家庭

答案

  1. B. 红色
  2. B. 理想与美好
  3. B.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小重山 春情》:两首词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但李清照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董俞则通过对美人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