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2:16:39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

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閒看须臾变换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烟 其五
作者: 徐渭 〔明代〕
说与焚香知不知,最堪描画是烟时。
阳成罐口飞逃汞,太古坑中刷袅丝。
想见当初劳造化,亦如此物办恢奇。
道人不解供呼吸,闲看须臾变换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问焚香的人是否明白,最适合描绘的就是烟的形态。阳光照耀下,香烟如同汞水般在罐口飞舞,仿佛从太古的坑中溢出,轻柔地飘散。想象当初造化之初,也一定是如此奇妙的事物。可是那些道士们却无法理解这种为呼吸而供奉的香烟,只能闲看着那瞬息万变的姿态而感到高兴。

注释:

  • 焚香:点燃香料。
  • 描画:描绘、画出。
  • 阳成:阳光照耀。
  • 罐口:香炉的口。
  • 飞逃汞:形容香烟在阳光下如同汞水般流动。
  • 太古:远古时代。
  • 刷袅丝:轻柔地弯曲飘散的样子。
  • 劳造化:指造物的力量。
  • 道人:道士,信奉道教的人。
  • 供呼吸:为呼吸而准备的香。

典故解析:

  • 造化:古代哲学中常指自然的创造力量,代表天地的变化和万物的生成。
  • 道人:在道教文化中,道人是修道之人,代表一种对自然与精神的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擅长诗词,个性豪放,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切。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徐渭的《香烟 其五》通过对香烟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感知的思考。全诗以香烟为主题,构建出一种轻盈、变化的意象,仿佛在追溯自然界的奥秘。诗的开头通过提问引入,引导读者思考焚香的意义,暗示香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

在意象的运用上,徐渭将香烟比作汞水,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香烟在阳光下的流动状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着,诗人从自然的视角回望造化之初,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叹。这种对变化的观察和理解,体现了徐渭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最后,诗中提到的道人,代表了对香烟的误解和对生命本质的忽视,形成了与前面的感悟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反映了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考,也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说与焚香知不知”:问焚香的人是否能理解。
    • “最堪描画是烟时”:最适合描绘的就是香烟的状态。
    • “阳成罐口飞逃汞”:香烟在阳光照耀下如同汞水般流动,形态轻盈。
    • “太古坑中刷袅丝”:形容香烟在空气中轻柔飘散,仿佛从古代的坑中涌出。
    • “想见当初劳造化”:想象造化之初的奇妙。
    • “亦如此物办恢奇”:这样的事物也同样奇妙。
    • “道人不解供呼吸”:道士们无法理解这种香烟的意义。
    • “闲看须臾变换嬉”:闲看香烟的变化,感到愉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香烟比作飞逃的汞,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香烟变化的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通过香烟的变化探讨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反映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香烟:象征着变化与生命的流动。
  • 阳光:代表生命的光辉与活力。
  • 道士:象征着对自然和生命的误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焚香”主要是指什么?

    • A. 点燃香料
    • B. 制作香水
    • C. 烧纸钱
      答案:A
  2. “阳成罐口飞逃汞”中的“汞”比喻了什么?

    • A. 水的流动
    • B. 香烟的轻盈
    • C. 火焰的颜色
      答案:B
  3. 诗中的“道人”主要代表什么?

    • A. 追求真理的人
    • B. 对自然的误解者
    • C. 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徐渭的诗更注重对自然和变化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为豪放,表达对人生的豪情。两者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解析明代诗人的作品与风格。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提供更广泛的古诗词背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