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其七》
时间: 2025-01-11 16:55: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兴 其七
作者:徐渭
胡烽信报收秦塞,
夷警妖传自赣州。
十万楼船指瓯越,
结交邻国且琉球。
不臣赵尉终辞帝,
自王田横怕拜侯。
几岛弹丸髡顶物,
敢惊沙上一浮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战事和政治动荡。诗中提到,胡人的烽火信号传到秦塞,夷族的警报和妖言从赣州传来。十万艘战船指向了瓯越(今浙江一带),与邻国和琉球建立联系。诗人提到赵尉不再臣服于帝王,自王田横也不愿再拜侯。几座小岛如同弹丸,谁敢惊扰那沙滩上的浮鸥?
注释
- 胡烽:指边疆胡人点燃的烽火,用以传递战报。
- 信报:传递消息。
- 秦塞:古代秦国的边疆防线。
- 夷警:外族的警报。
- 妖传:妖言惑众。
- 楼船:指战船。
- 瓯越:古时的地名,今浙江一带。
- 不臣赵尉:指赵尉不愿再为帝王效力。
- 田横:西汉末年的一位反叛者。
- 弹丸:形容小岛的微小。
- 髡顶物:指剃发的物品,可能是形容岛屿的荒凉。
- 浮鸥:指沙滩上的海鸥,象征宁静与无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子俊,号文长,晚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奔放,常带有激烈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外有胡人侵扰,内有权臣与皇权的矛盾。诗人通过描绘战事和政治局势,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徐渭的《春兴 其七》以其紧凑且富有张力的语言,生动描绘了边疆紧张的局势和政治动荡的背景。开篇即以“胡烽信报收秦塞”引入,烽火的传递象征着战争的迫近,迅速置身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接着通过“夷警妖传自赣州”,传达出外族的威胁与妖言的传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恐慌。
在接下来的“十万楼船指瓯越”,诗人用数字的描绘,强调了战争的规模和紧迫感,显示出国家面临的外敌压力。而“结交邻国且琉球”则表现出一种求和的无奈,揭示了当时的复杂国际关系。接下来的“不臣赵尉终辞帝”,揭示了内政的混乱和权臣的叛变,反映出对统治者的不满与对权力的蔑视。
诗的最后几句,描绘了几座小岛的孤独景象,“几岛弹丸髡顶物”,以小见大,通过小岛的孤立与无助,暗示了国家的脆弱与不安。“敢惊沙上一浮鸥”则以海鸥的自由象征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动荡时代的忧虑与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胡烽信报收秦塞:边疆胡人的烽火信号传入秦地,提示战事紧急。
- 夷警妖传自赣州:外族的警报和妖言从赣州传来,暗示内外困扰。
- 十万楼船指瓯越:十万艘战船朝向瓯越,显示战争的规模。
- 结交邻国且琉球:与邻国及琉球建立联系,反映求和的无奈。
- 不臣赵尉终辞帝:赵尉拒绝臣服于皇帝,揭示权臣的叛变。
- 自王田横怕拜侯:王田横不愿臣服于权贵,表现对权力的反感。
- 几岛弹丸髡顶物:几座小岛如同弹丸,象征国家的渺小与孤立。
- 敢惊沙上一浮鸥:谁敢打扰沙滩上的海鸥,隐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夷警妖传自赣州”与“十万楼船指瓯越”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小岛比作“弹丸”,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微小与孤立。
- 象征:浮鸥象征自由与宁静,反映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战事与政治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时代的苦恼与诗人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战争与危机。
- 楼船:象征战争的力量与规模。
- 岛屿:象征孤立与无助。
- 浮鸥:象征自由与宁静,表现诗人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外族的威胁?
- A. 十万楼船指瓯越
- B. 胡烽信报收秦塞
- C. 不臣赵尉终辞帝
-
“几岛弹丸髡顶物”中的“弹丸”指什么?
- A. 大岛
- B. 小岛
- C. 沙滩
-
诗人对于权臣的态度是?
- A. 崇敬
- B. 反感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春兴 其七》都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国破家亡之感,但《春望》侧重于抒发个人感情,而《春兴 其七》则更关注于国家的动荡与未来。
参考资料
- 书目:
- 《明代诗词集》
- 《徐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