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其六》
时间: 2025-01-11 17:03: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兴 其六
作者: 徐渭
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
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西池蝌蚪愁将动,北地鞦韆影不忘。
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尽饱小巾箱。
白话文翻译:
去年冬天我难以入眠,夜夜漫长而苦闷;这个月新弦的琴声让我欢喜,白昼变得愈加漫长。
寒食节过后柳树的颜色尚未变黄,槐树的嫩芽初现,散发着寒冷的香气。
西边的池塘里,蝌蚪愁苦地准备活动,北方的秋千影子让我难以忘怀。
我写下三百句描写姬姜的诗句,白鱼吃饱了被装在小巾箱里。
注释:
- 不寐: 指未能入睡。
- 夜永: 夜晚漫长。
- 新弦: 新的乐器弦,象征新的开始。
- 柳色未黄: 柳树的颜色尚未变黄,象征春天的到来。
- 寒食: 传统节日,祭祀先人,通常在春天。
- 槐芽初绿: 槐树的嫩芽刚刚发芽,象征春的生机。
- 冷淘香: 指寒冷中散发出的香气。
- 蝌蚪愁将动: 蝌蚪即将活动,象征着生命的启程。
- 描写姬姜三百句: 表达对姬姜的细致描绘。
- 小巾箱: 指盛放白鱼的小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奔放,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心志。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往昔的感慨,体现了其对生活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春兴 其六》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徐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寒冷的冬季,感到漫长而难熬,暗示了对春天的渴望。随着春天的来临,白昼渐长,新弦的琴声响起,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活力。
接着,诗人描绘了柳树尚未发黄的景象,槐芽初绿的细节,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动场景。在这样的背景下,蝌蚪的活动预示着生命的萌动,北地的秋千影子则引发了诗人的思索,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诗人提到“描写姬姜三百句”,不仅显示出他对细节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白鱼尽饱小巾箱”则是对生活富足的一种诗意表达,象征着春天带来的丰收和快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冬不寐苦夜永: 表达了冬天漫长夜晚带来的难眠之苦。
- 此月新弦喜昼长: 春天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愉悦,白天逐渐变长。
- 柳色未黄寒食过: 寒食节后,柳树颜色依旧,象征着春天的变迁。
- 槐芽初绿冷淘香: 槐树的嫩芽初现,清香扑鼻,春天的气息渐浓。
- 西池蝌蚪愁将动: 蝌蚪即将活动,暗示生命的开始。
- 北地鞦韆影不忘: 秋千的影子提醒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 描写姬姜三百句: 表达对姬姜的深情描绘。
- 白鱼尽饱小巾箱: 生活的丰盈与满足,象征春天的富饶。
修辞手法:
- 比喻: “新弦”比喻新的生活和希望。
- 拟人: “蝌蚪愁将动”赋予蝌蚪情感,增强了生动感。
- 对仗: 诗中多次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槐芽: 代表春天的嫩绿,生命的复苏。
- 蝌蚪: 生命的萌动与成长。
- 秋千影: 代表对往事的思念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昨冬不寐苦夜永”中“苦”字的意思是什么? A. 快乐
B. 痛苦
C. 无聊
D. 忙碌 -
“西池蝌蚪愁将动”中的“愁”字有什么含义? A. 高兴
B. 担忧
C. 感动
D. 忧虑 -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喜悦与生活的热爱
C. 对过去的追忆
D. 对自然的冷漠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徐渭《春兴 其六》与 王安石《春夜宴桃李园序》: 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徐渭更侧重于个人感受和情怀,而王安石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徐渭诗文集》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