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楼下泊舟有感》

时间: 2025-01-27 03:27:23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

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

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

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
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
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
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白话文翻译

寿阳楼下的清澈淮水边,船只来来往往,何时才能停歇。
在这纷扰的世间,十年来经历了多少事情,风烟依旧,别离的愁绪依旧。
楼上夜深人静,行人已绝,楼下斜影,淮水映着秋月。
不知为何独自吟咏,难以入眠,一声羌笛,怨恨的是哪艘船。

注释

  • 寿阳楼: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寿县。
  • 清淮水:指淮河,流经寿阳楼附近。
  • 浮世:指纷扰的世间。
  • 风烟:指风景和烟雾,这里比喻世事的变迁。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哀怨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寿阳楼下游历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别离之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淮水、风烟、羌笛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寿阳楼下的淮水为背景,通过“帆去帆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浮世十年多少事”一句,概括了诗人十年来的人生经历,而“风烟依旧别离愁”则进一步强调了别离之愁的永恒。后两句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哀怨的氛围,尤其是“一声羌笛怨谁舟”,以羌笛的哀怨之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尽愁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寿阳楼下清淮水,帆去帆来何日休。

    • 诗人站在寿阳楼下,望着清澈的淮水,看到船只来来往往,感慨世事无常,不知何时才能停歇。
  2. 浮世十年多少事,风烟依旧别离愁。

    • 诗人回顾过去十年的经历,感慨世事多变,但别离之愁却始终如一。
  3. 楼头夜静行人绝,楼下影斜淮月秋。

    • 诗人描绘夜晚的景象,楼上静悄悄,行人已绝,楼下斜影,淮水映着秋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4. 不道孤吟不能寐,一声羌笛怨谁舟。

    • 诗人表达自己因孤独而吟咏,难以入眠,听到一声羌笛,不知是哪艘船上传来的哀怨之声。

修辞手法

  • 比喻:“风烟依旧别离愁”中,“风烟”比喻世事的变迁,强调别离之愁的永恒。
  • 拟人:“一声羌笛怨谁舟”中,“怨”字赋予羌笛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世事无常和别离之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淮水、风烟、羌笛等意象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水: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 风烟:比喻世事的变迁,强调别离之愁的永恒。
  • 羌笛:象征哀怨之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无尽愁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寿阳楼下清淮水”中的“寿阳楼”位于哪个省?

    • A. 江苏省
    • B. 安徽省
    • C. 河南省
    • D. 湖北省
  2. 诗中“浮世十年多少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B.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C. 对别离之愁的感慨
    • D. 对孤独的感慨
  3. 诗中“一声羌笛怨谁舟”中的“羌笛”象征什么?

    • A. 欢乐
    • B. 哀怨
    • C. 宁静
    • D. 激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 秦观《鹊桥仙》:通过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对离别之苦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寿阳楼下泊舟有感》与黄庭坚《寄黄几复》: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别离之愁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景物的描绘,而黄庭坚的诗则更注重对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诗有深入的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