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陀赞》

时间: 2025-01-26 22:49:52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

曰十二行,对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并。

练磨三境,摄化三乘。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

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链金烹矿。

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无取无著,情绝所存。

若有赞者,同赞世尊。

续佛慧命,开佛正门。

在昔能仁,嘱付弥勒。

守护三宝,後五百岁。

弥勒称扬,此行为最。

适当其时,应身出世。

阿兰若处,作众依归。

则先贤轨,发薙肩垂。

白麻劫贝,不随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尘泥。

心寂为禅,心净为教。

内外相应,方名修道。

事贵简严,理惟幽奥。

不具信根,玄关莫造。

祈生兜率,天乐非贪。

菩提熏种,慈氏言参。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头陀赞
作者:黄庭坚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
曰十二行,对治修行。
十三或八,要以三并。
练磨三境,摄化三乘。
起四欢喜,行四圣种。
以戒为基,止观相踵。
大矩崇规,链金烹矿。
号菩萨僧,志惟坚勇。
知足少欲,伏我受根。
无取无著,情绝所存。
若有赞者,同赞世尊。
续佛慧命,开佛正门。
在昔能仁,嘱付弥勒。
守护三宝,后五百岁。
弥勒称扬,此行为最。
适当其时,应身出世。
阿兰若处,作众依归。
则先贤轨,发薙肩垂。
白麻劫贝,不随染衣。
表如玉雪,不受尘泥。
心寂为禅,心净为教。
内外相应,方名修道。
事贵简严,理惟幽奥。
不具信根,玄关莫造。
祈生兜率,天乐非贪。
菩提熏种,慈氏言参。
其或超越,罔假司南。
十方法界,同我伽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标题“头陀”是梵语,意为“抖擞”。它指的是一种修行方式,净化一颗真心,去除内心的三种毒垢。佛陀亲自试验过这种修行方式,迦叶尊者对此表示认可。圣教对此极为推崇,哲人们也都遵循。关于衣食住行,规定了三件衣服、四餐和五处居所。这被称作“十二行”,是修行的对治法则。还有“十三”或“八”,都是以“三”作为核心。通过磨练三种境界,摄引三乘众生。要生起四种欢喜,行持四种圣种。以戒律为根基,止观相互依存。大原则的崇高,像链金烹矿般精致。称号为“菩萨僧”,志向坚定勇敢。知足常乐,抑制自己的欲望。无所追求,无所执着,情感超然。若有赞颂者,愿与世尊同赞。延续佛陀的智慧,开启正宗的佛门。昔日的能仁,托付给弥勒。守护佛法的三宝,五百年后。弥勒对此大加赞扬,这种行为乃是最好的。适时出现,显现于世。阿兰若的地方,成为众生的依托。遵循先贤的轨迹,发髻垂肩。白麻和劫贝,不沾染世俗的衣服。其表象如玉雪,毫不沾染尘埃。内心的寂静为禅,心境的清净为教。内外相应,方才称得上修道。事情要简洁严谨,理则幽深奥妙。若没有信根,切莫妄造玄关。祈愿生于兜率天,享受天乐而不贪婪。菩提的种子得到滋养,慈悲的教义言传。若有超越,切勿依赖外物。十方世界,皆与我同在。

注释

  • 头陀:梵语,指一种修行者,通常为出家人。
  • 三毒:指贪、嗔、痴三种烦恼。
  • 如来:即佛陀,意为“如来者”,是佛教对释迦牟尼佛的称谓。
  • 迦叶:佛教中重要的弟子,称为“迦叶尊者”。
  • :佛教中的戒律,修行者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 阿兰若:梵语,意为“无人处”,是修行的清静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属苏轼派,诗风清新、自然。黄庭坚在诗词中常常融合了哲学和宗教思想,尤其是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头陀赞》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他对修行、禅宗的理解与推崇。诗中探讨了修行的原则和内在的心灵追求,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领悟。

诗歌鉴赏

《头陀赞》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通过对“头陀”这一修行者的赞美,展示了黄庭坚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和推崇。诗中运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修行的种种法则和境界,体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清净的精神追求。

从开篇的“净一真心,振三毒垢”可以看出,诗人强调了内心的修炼与净化,阐述了去除贪、嗔、痴三毒的重要性。接着,诗中提到的“衣三食四,住处五名”,则反映了修行者生活的简朴和自足,这种生活方式正是修行的基础。

诗中不仅提及具体的修行方式,还引入了更高的哲学思考,如“心寂为禅,心净为教”,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净化是修行的核心。这种内外相应的理念,也反映了禅宗的深邃思想。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句式对仗工整,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展现了黄庭坚作为宋代文人的深厚修养与对佛教的虔诚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依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介绍“头陀”一词的语言来源,表明其修行性质。
  2. 净一真心,振三毒垢:强调修行的目标是净化内心,去除烦恼。
  3. 如来亲试,迦叶称首:引用佛教经典,表明此法受到佛陀的认可。
  4. 圣教推崇,哲人遵守:指出此修行法则被广泛推崇。
  5. 衣三食四,住处五名:描述修行者的简朴生活。
  6. 曰十二行,对治修行:总结修行的原则与方法。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展示修行的艰辛与美好,例如“链金烹矿”暗喻修行的严谨与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头陀”的赞美,阐述了修行的意义,强调内心的净化、简单的生活和坚定的信仰。这反映了黄庭坚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头陀:象征修行者的身份与使命。
  • 三毒:象征内心的烦恼与障碍。
  • 阿兰若:象征修行的清静之地。
  • 菩萨:象征慈悲与智慧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头陀”的意思是: A. 修行者
    B. 圣人
    C. 王子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三毒”指的是: A. 贪、嗔、痴
    B. 忍、恨、怨
    C. 喜、怒、哀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衣三食四”意味着: A. 生活奢华
    B. 生活简朴
    C. 生活忙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禅僧的生活》:探讨禅宗修行的日常。
  • 《法华经》:经典佛教经典,探讨修行的理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内心的情感,但聚焦于个人情绪,而《头陀赞》则更侧重于修行与内心的净化。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集》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