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韩三家醉後始知夜雨》

时间: 2025-01-26 23:11:13

醉卧人家久未曾,偶然樽俎对青灯。

兵厨欲罄浮蛆瓮,馈妇初供醒酒冰。

只见眼前人似月,岂知帘外雨如绳。

浮云不负青春色,未觉新诗减杜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卧人家久未曾,偶然樽俎对青灯。
兵厨欲罄浮蛆瓮,馈妇初供醒酒冰。
只见眼前人似月,岂知帘外雨如绳。
浮云不负青春色,未觉新诗减杜陵。

白话文翻译:

醉酒后我在朋友家里睡了很久,偶尔醒来对着青灯饮酒作乐。
厨房里的酒快喝光了,浮在酒坛上的蛆虫让我感到厌恶,
刚刚从妻子那里得到了一些冰水来解酒。
眼前的人如明月般皎洁,谁知窗外的雨像绳一样密密麻麻。
浮云不辜负青春的美好,我却没有意识到新诗的水平已不如杜甫的诗了。

注释:

  • 樽俎:樽指酒杯,俎指砧板,合起来表示饮食和宴席。
  • 兵厨:兵器和厨房,这里用来形容酒坛,形象地比喻酒快喝光了。
  • 浮蛆:酒坛中漂浮的蛆虫,形象地描述了酒的腐败和不堪。
  • 馈妇:指妻子,馈赠之意。
  • 新诗减杜陵:杜陵指杜甫,意思是新作的诗歌已不如杜甫的作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细节为题材,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和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醉酒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生活和文学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饮韩三家醉后始知夜雨》是一首描写醉酒后生活片段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醉卧人家久未曾”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一种随意和放松的状态。接着,诗人以“偶然樽俎对青灯”描绘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青灯下的宴饮仿佛让时间静止,营造出一种温暖而亲密的氛围。

而“兵厨欲罄浮蛆瓮”则呈现出一种现实的困境,酒坛中的蛆虫象征着腐败和不堪,暗示着生活的苦涩与无奈。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在“馈妇初供醒酒冰”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关怀,体现出妻子对他的支持与包容。

“只见眼前人似月,岂知帘外雨如绳”这两句更是将内外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眼前的明月般的人和窗外如绳般的雨,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环境的纷扰。最后两句“浮云不负青春色,未觉新诗减杜陵”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己创作的自省与谦逊,体现了他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醉酒为引子,融合了友情、爱情和文学,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醉卧人家久未曾: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朋友家喝醉后沉睡已久的情景。
  2. 偶然樽俎对青灯:偶尔醒来,看到酒杯和青灯,显示出一种温暖和亲密的氛围。
  3. 兵厨欲罄浮蛆瓮:酒快喝光了,酒坛中的蛆虫让人感到厌恶,暗示生活中的不快。
  4. 馈妇初供醒酒冰:妻子为他准备了冰水解酒,表现了家庭的温情。
  5. 只见眼前人似月:眼前的人如月光般美好,体现了对周围人的欣赏。
  6. 岂知帘外雨如绳:窗外的雨如绳般密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 浮云不负青春色:青春的美好如浮云般美丽而易逝。
  8. 未觉新诗减杜陵:对自己新作的自省,感觉不如杜甫的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窗外的雨比作绳,形象生动。
  • 对仗:如“樽俎对青灯”与“兵厨欲罄浮蛆瓮”,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醉酒后的情境,表达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友谊、爱情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的自省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灯:象征着温暖和宁静的生活情境。
  • :象征着生活的腐败和不堪。
  • 明月:象征着美好和清新的人际关系。
  • :象征着外部环境的纷扰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醉卧人家久未曾”中的“醉”指的是什么状态? A. 清醒
    B. 醉酒
    C. 疲倦
    D. 快乐

  2. 诗中提到的“馈妇”指的是谁? A. 母亲
    B. 妻子
    C. 姐妹
    D. 朋友

  3. 诗的最后一句中提到的“杜陵”指的是哪个著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杜甫:黄庭坚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细节,而杜甫的诗则多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命运,反映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