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胡教授》

时间: 2025-01-27 03:47:27

山中秋风寒刮席,忽忆无毡泮宫客。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

吾侪赋分本无二,老子新来添倦意。

入山四旬未拟回,醉后行歌复醉。

平生岩穴不作难,更原他人同此欢。

广文爱山侬待耳,虽有幽寂无侬閒。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楹杙昌苓竞工拙。

倦翁此事都不知,从今对酒看山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寄胡教授 岳珂 〔宋代〕

山中秋风寒刮席,忽忆无毡泮宫客。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 吾侪赋分本无二,老子新来添倦意。 入山四旬未拟回,醉后行歌复醉。 平生岩穴不作难,更原他人同此欢。 广文爱山侬待耳,虽有幽寂无侬閒。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楹杙昌苓竞工拙。 倦翁此事都不知,从今对酒看山嬉。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秋风寒冷,刮过席子,忽然想起那些没有毛毡的学宫里的学者。 长夜漫漫,萤火虫的光像一盏孤独的灯,四周的蟋蟀声更显幽静。 文人自古以来常常独自清高,勉强拉拢诗人加入这个联盟。 在饭颗山头报告正午时分,在绛纱帐下听着三更的钟声。 我们这些人天生的命运本无差别,老子最近增添了倦意。 进入山中已经四十天,还未打算回去,醉酒后边走边唱,再次醉倒。 平生对于隐居山穴并不觉得困难,更希望他人也能共享这份欢乐。 广文喜欢山,我也在等待,虽然有幽静,但没有我的闲适。 你不见早晨在学馆里招人时笑声连连,柱子和椽子上的茯苓竞相展示工巧与拙劣。 我这个疲倦的老头对此一无所知,从今以后只对酒和山景嬉戏。

注释

  • 泮宫客:指学宫里的学者。
  • 萤火一灯孤:比喻孤独的灯光。
  • 绛纱帐:红色的帐幕,指学者的居所。
  • 饭颗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卓午:正午。
  • 吾侪:我们这些人。
  • 赋分:天生的命运。
  • 倦翁:作者自指。
  • 楹杙昌苓:柱子和椽子上的茯苓,比喻学者的学问和技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倦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岳飞的孙子,继承了家族的文学和历史传统,著有《岳珂集》。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岳珂在山中隐居时写给胡教授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学者的思念。诗中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孤独而清高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同隐逸生活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中秋景为背景,通过对孤独和清高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一句,以萤火虫的光和蟋蟀的叫声,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幽静和孤独。后文通过对学者的思念和对共同隐逸生活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中秋风寒刮席:山中的秋风寒冷,刮过席子,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2. 忽忆无毡泮宫客:忽然想起那些没有毛毡的学宫里的学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3. 夜长萤火一灯孤:长夜漫漫,萤火虫的光像一盏孤独的灯,形象地描绘了孤独。
  4. 四壁蛩声更幽寂:四周的蟋蟀声更显幽静,增强了孤独和清高的氛围。
  5. 文人自古常独清:文人自古以来常常独自清高,表达了作者的自傲。
  6. 强挽诗人同此盟:勉强拉拢诗人加入这个联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
  7. 饭颗山头报卓午:在饭颗山头报告正午时分,具体的时间点增加了诗的真实感。
  8. 绛纱帐下听三更:在绛纱帐下听着三更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
  9. 吾侪赋分本无二:我们这些人天生的命运本无差别,表达了作者的平等观。
  10. 老子新来添倦意:老子最近增添了倦意,表达了作者的疲惫。
  11. 入山四旬未拟回:进入山中已经四十天,还未打算回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执着。
  12. 醉后行歌复醉:醉酒后边走边唱,再次醉倒,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放纵。
  13. 平生岩穴不作难:平生对于隐居山穴并不觉得困难,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适应。
  14. 更原他人同此欢:更希望他人也能共享这份欢乐,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
  15. 广文爱山侬待耳:广文喜欢山,我也在等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16. 虽有幽寂无侬閒:虽然有幽静,但没有我的闲适,表达了作者的孤独。
  17.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你不见早晨在学馆里招人时笑声连连,具体场景增加了诗的真实感。
  18. 楹杙昌苓竞工拙:柱子和椽子上的茯苓竞相展示工巧与拙劣,比喻学者的学问和技艺。
  19. 倦翁此事都不知:我这个疲倦的老头对此一无所知,表达了作者的疲惫和无知。
  20. 从今对酒看山嬉:从今以后只对酒和山景嬉戏,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萤火一灯孤”比喻孤独的灯光。
  • 拟人:如“四壁蛩声更幽寂”将蟋蟀的叫声拟人化,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孤独而清高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情感和对共同隐逸生活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象征孤独和清高。
  • 蛩声:象征幽静和孤独。
  • 绛纱帐:象征学者的居所和宁静的夜晚。
  • 饭颗山:象征具体的时间点,增加了诗的真实感。
  • 楹杙昌苓:象征学者的学问和技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长萤火一灯孤”中的“萤火”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光明 C. 温暖 D. 希望

  2. 诗中“四壁蛩声更幽寂”中的“蛩声”象征什么? A. 热闹 B. 幽静 C. 孤独 D. 欢乐

  3. 诗中“文人自古常独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傲 B. 自卑 C. 自怜 D. 自嘲

  4. 诗中“强挽诗人同此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什么期待? A. 合作 B. 竞争 C. 思念 D. 期待

答案

  1. A
  2. C
  3. A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秋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岳珂的《奉寄胡教授》: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秋景,但王维的诗更加宁静淡泊,而岳珂的诗则更加孤独清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岳珂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岳珂集》:岳珂的诗集,收录了其大部分诗作。
  • 《宋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诗句

山中秋风寒刮席,忽忆无毡泮宫客。下一句是什么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上一句是什么

夜长萤火一灯孤,四壁蛩声更幽寂。下一句是什么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上一句是什么

文人自古常独清,强挽诗人同此盟。下一句是什么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上一句是什么

饭颗山头报卓午,绛纱帐下听三更。下一句是什么

吾侪赋分本无二,老子新来添倦意。上一句是什么

吾侪赋分本无二,老子新来添倦意。下一句是什么

入山四旬未拟回,醉后行歌复醉。上一句是什么

入山四旬未拟回,醉后行歌复醉。下一句是什么

平生岩穴不作难,更原他人同此欢。上一句是什么

平生岩穴不作难,更原他人同此欢。下一句是什么

广文爱山侬待耳,虽有幽寂无侬閒。上一句是什么

广文爱山侬待耳,虽有幽寂无侬閒。下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楹杙昌苓竞工拙。上一句是什么

君不见晨招在馆笑在列,楹杙昌苓竞工拙。下一句是什么

倦翁此事都不知,从今对酒看山嬉。上一句是什么

山中秋风寒刮席,下一句是什么

忽忆无毡泮宫客。上一句是什么

忽忆无毡泮宫客。下一句是什么

夜长萤火一灯孤,上一句是什么

夜长萤火一灯孤,下一句是什么

四壁蛩声更幽寂。上一句是什么

四壁蛩声更幽寂。下一句是什么

文人自古常独清,上一句是什么

文人自古常独清,下一句是什么

强挽诗人同此盟。上一句是什么

强挽诗人同此盟。下一句是什么

饭颗山头报卓午,上一句是什么

饭颗山头报卓午,下一句是什么

绛纱帐下听三更。上一句是什么

绛纱帐下听三更。下一句是什么

吾侪赋分本无二,上一句是什么

吾侪赋分本无二,下一句是什么

老子新来添倦意。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