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丁端州》

时间: 2025-01-10 22:51:50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答丁端州
王安石

莫嗟荒僻又离群,
且喜风谣岭北闻。
铜柱虽然蛮徼接,
竹符还是汉家分。
春书来逐衡阳雁,
秋骑归看陇首云。
相见会知南望苦,
病骸今似沈休文。

白话文翻译:

不要怨恨此地荒僻又孤独,
但高兴的是北方的风声传来。
铜柱虽然与蛮夷接壤,
但竹符仍是汉朝的分界。
春天的书信追赶着衡阳的雁,
秋天的骑行回望陇头的云。
相见时才知南方的思念之苦,
如今我病得像沈休文那样。

注释:

  • 莫嗟:不要叹息。
  • 荒僻:荒凉偏僻。
  • 风谣:风声,谣传。
  • 铜柱:古代边界标志,象征与外族接壤。
  • 竹符:汉朝的边界符号,象征汉人的疆界。
  • 衡阳雁:指从衡阳迁徙的雁,象征春天的消息。
  • 陇首云:指在陇山顶上看到的云,象征归来的路。
  • 南望苦:向南方眺望的苦楚,表达思乡之情。
  • 沈休文:沈约,南朝文学家,因病卧床,常被比喻为身体虚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推行新政,提倡实用主义的文学风格,作品多为诗、文、议论。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后,居于荒僻之地,与朋友丁端州的交流中,表达了对生活环境的感慨及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次韵答丁端州》通过描绘自己荒僻而孤独的环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开头便以“莫嗟荒僻又离群”引入,直接点出诗人身处的地理和心理状态,表达出一种对环境的无奈与接受。然而,紧接着的“且喜风谣岭北闻”,则转为一种积极的态度,显示出即便在困境中,仍能寻求到外界的美好,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诗人对边界的思考,铜柱与竹符的对比,展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认同。通过春书与秋骑的意象,诗人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归属,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两句“相见会知南望苦,病骸今似沈休文”则揭示了生病带来的身心困扰,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沈休文因病卧床,诗人以此自比,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友情的依赖。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了王安石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值得深入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莫嗟荒僻又离群”——不要抱怨身处的地方偏僻孤单。
    2. “且喜风谣岭北闻”——但欣慰的是,北方的风声传来,意味着还有与外界的连接。
    3. “铜柱虽然蛮徼接”——铜柱象征着与外族的接触,表达出对边界的思考。
    4. “竹符还是汉家分”——竹符则代表汉族的传统,展示出文化的延续。
    5. “春书来逐衡阳雁”——春天的书信像衡阳的雁一样飞来,寄托了思乡之情。
    6. “秋骑归看陇首云”——秋天骑马归来,回望陇山的云,表达归来的期待。
    7. “相见会知南望苦”——相见时才感受到对南方的思念之苦。
    8. “病骸今似沈休文”——如今我病得如同沈休文,感叹生命的脆弱。
  • 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意象、象征等手法,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的关系,营造出深刻的情感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荒僻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荒僻:象征孤独与无奈。
    • 铜柱:象征边界与文化认同。
    • 春书、秋骑: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思乡之情。
    • 南望: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次韵答丁端州》是哪一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铜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文化认同
    C. 自然景观
    D. 友情

  3. 诗人对南方的思念通过哪一句体现?
    A. “莫嗟荒僻又离群”
    B. “春书来逐衡阳雁”
    C. “相见会知南望苦”
    D. “病骸今似沈休文”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在描写思乡时的方式有所不同。王安石的作品更注重内心感受与环境的关系,而李白则常通过豪放的语言与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两者的风格虽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忧思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