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泛湖即事》
时间: 2025-01-26 23:4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定风波 泛湖即事
作者: 徐石麒 〔明代〕
秋水清于不夜天。
乘风荡桨绿溅溅。
白鹭沙头渔吹起。
来矣。未曾相识也相怜。
话里欲将诗换蟹。
不解。却携小扈叩余弦。
为问瓦盆何所有。
沽酒。持螯共醉不须钱。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水比不夜天还要清澈。
乘着风摇荡,划桨时绿波荡漾。
白鹭在沙滩上飞起,
来吧,虽未曾相识却已相互怜惜。
闲聊中想用诗换取螃蟹,
但我不太明了。于是携着小扈来敲打余弦。
问那瓦盆里有什么。
买酒,拿着螯一起酩酊大醉不需要花钱。
注释:
- 不夜天:指夜空明亮,星光灿烂,形容水面的清澈。
- 荡桨:划动船桨,表示在水面上行舟。
- 白鹭:一种水鸟,象征自然之美。
- 相怜:互相怜惜,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
- 小扈:指一种小型的船。
- 余弦:余音,诗意的延续。
- 瓦盆:一种盛物的器具,象征生活的简单。
- 沽酒:购买酒,表现生活的随意与洒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鹭沙头”体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白鹭作为水边的常见鸟类,生动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营造出和谐的自然氛围。同时,诗中提及的“未曾相识也相怜”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石麒,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融入个人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泛舟湖上,感受到秋水的清澈与自然的美好,激发了其创作灵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以及与自然间的亲密关系。
诗歌鉴赏:
《定风波 泛湖即事》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诗作,展示了诗人徐石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开篇以“秋水清于不夜天”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湖水的清澈与宁静。诗中通过“乘风荡桨绿溅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湖上划船时的悠然自得,仿佛一切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有眼前的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白鹭沙头渔吹起”,则将视线转向湖边的白鹭,增添了生动的自然元素。诗人通过“未曾相识也相怜”的表现,表达了对自然与他人关系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共鸣与情感的联系。这种情感在后面的“话里欲将诗换蟹”中得到进一步体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充满了趣味和轻松感。
最后以“沽酒。持螯共醉不须钱”收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愉悦态度,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自然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水清于不夜天:秋天的湖水比明亮的夜空更清澈。
- 乘风荡桨绿溅溅:在风中划桨,水波荡漾,绿波溅起。
- 白鹭沙头渔吹起:白鹭在沙滩上飞起,渔舟的铃声响起。
- 来矣。未曾相识也相怜:来吧,尽管未曾相识,但彼此心生怜惜。
- 话里欲将诗换蟹:聊天时想用诗作来换取螃蟹。
- 不解。却携小扈叩余弦:我不明白,于是带着小船敲打着余音。
- 为问瓦盆何所有:问那瓦盆里有什么。
- 沽酒。持螯共醉不须钱:买酒,拿着螃蟹一起畅饮,不需要花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水清于不夜天”,以夜空的清澈比喻湖水的透明。
- 拟人:如“白鹭沙头渔吹起”,将白鹭描绘成活泼的生灵,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洒脱态度。诗中流露出对自由、自然的追求,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清澈、宁静,代表着诗人的心境。
- 白鹭:自然的美,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 螃蟹:生活的乐趣,代表着人情的温暖与分享。
- 酒:象征着洒脱与欢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秋水清于不夜天”的意思是: A. 秋天的水清澈
B. 夜空比水更亮
C. 水比夜空更清澈
D. 夜晚没有星星 -
“未曾相识也相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互相厌恶
B. 互相怜惜
C. 互不关心
D. 互相竞争 -
诗人想用什么来换取螃蟹? A. 酒
B. 诗
C. 钱
D. 食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定风波》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轼《定风波》: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但更强调了个人哲学的思考。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写了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风格上更为朴实,情感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徐石麒与明代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