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其六 再悼伯屏》

时间: 2025-01-26 23:49:06

灯影摇摇落短窗。

醉中自理九回肠。

怀远伤离多少恨。

无尽。

三年赢得鬓如霜。

绿水自流山不语。

今古。

一枝黄菊向谁黄。

记得坡翁词句在。

慷慨。

凭将清泪洒江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灯影摇摇落短窗。醉中自理九回肠。
怀远伤离多少恨。无尽。三年赢得鬓如霜。
绿水自流山不语。今古。一枝黄菊向谁黄。
记得坡翁词句在。慷慨。凭将清泪洒江阳。


白话文翻译:

灯影摇曳,映照着短短的窗户。我醉中理清心中那九转的愁肠。
思念远方,离别带来了多少无尽的怨恨,三年过去,鬓角已如霜白。
绿水悠悠自流,山间无言。古今对比,一枝黄菊又向谁人低头?
我记得坡翁的词句,慷慨激昂,如今独自将清泪洒向江阳。


注释:

  • 灯影:指灯光投射的影子,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九回肠:比喻心中愁苦,形容内心复杂的情感。
  • 怀远: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 鬓如霜:形容年华已逝,鬓角白发增多。
  • 绿水自流:绿色的水流淌而过,象征时间的流逝。
  • 坡翁: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作品常流露情感而被称为“坡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随(1897-1986),近代著名诗人和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创作。其诗风质朴,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顾随悼念其好友伯屏时,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苦楚与思念。


诗歌鉴赏:

《定风波 其六 再悼伯屏》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开篇“灯影摇摇落短窗”,在朦胧的灯光中,诗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似乎在暗示他内心的复杂感情。

接着“醉中自理九回肠”,可见醉酒并不能消解内心的愁苦,反而让思绪更加混乱,心中愁苦如绳般缠绕,难以自已。随后,诗人追溯过往,表达对离别的深刻思考,“怀远伤离多少恨”,在离别的痛苦中,诗人似乎在寻找解脱,却发现这份情感是无尽的。

“绿水自流山不语”,水流淌而过,山静默无言,恰似岁月的无情和自然的冷漠。对比古今,“一枝黄菊向谁黄”,菊花象征着高洁与孤傲,诗人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孤独与无法诉说的情感。

最后,回忆“坡翁词句在”,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延续与情感的共鸣,这种情感在江阳的清泪中得到了宣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之死的哀悼与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灯影摇摇落短窗:灯影在窗上摇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醉中自理九回肠:醉酒中试图理清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内心的烦恼。
  3. 怀远伤离多少恨:思念远方的人,离别带来的无尽怨恨。
  4. 无尽。三年赢得鬓如霜:三年光阴,鬓角已白,暗示时间的无情。
  5. 绿水自流山不语:流水与山的静谧,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冷漠。
  6. 今古。一枝黄菊向谁黄:古往今来的思考,菊花的孤傲与凋零。
  7. 记得坡翁词句在:回忆白居易的词句,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8. 慷慨。凭将清泪洒江阳: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感伤,泪水洒向江阳,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情感比作“九回肠”,形象地表现内心的复杂。
  • 拟人:山水在此被赋予了情感,强调了自然的冷漠。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友人的怀念,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情感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影:象征孤独与思念。
  • 黄菊:象征高洁、孤傲与时间的流逝。
  • 绿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

文化内涵:黄菊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灯影则传达出一种人间的孤独感,结合起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灯影摇摇落短窗”中的“灯影”象征什么?

    • A. 光明
    • B. 孤独
    • C. 暗淡
  2. “三年赢得鬓如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年龄的增长
    • B. 友人的离去
    • C. 时间的流逝
  3. “一枝黄菊向谁黄”中的“黄菊”代表什么?

    • A. 希望
    • B. 孤傲
    • C. 失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充满对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
  • 《登高》 by 杜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顾随的《定风波 其六 再悼伯屏》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涉及对人生的感悟,但顾随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乐观的态度。

通过这些对比和延伸,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