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时间: 2025-01-10 22:55: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暮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惨澹岁云暮,穷阴动经旬。
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
而我当是时,独不知苦辛。
晨炊廪有米,夕爨厨有薪。
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洛城士与庶,比屋多饥贫。
何处炉有火,谁家甑无尘。
如我饱暖者,百人无一人。
安得不惭愧,放歌聊自陈。
白话文翻译:
岁末的天气惨淡阴沉,阴云笼罩了整整十天。
寒霜刺骨,寒风如刀割脸,冰雪压坏了车轮。
而在这个时节,我却独自不知道什么是辛苦。
早晨的锅里有米饭,晚上厨房里有柴火。
帽子长长地盖住耳朵,厚重的裘衣宽大地裹住身体。
再加上一杯酒,温暖得如同阳春。
洛城的士人和百姓,家家户户都饱受饥寒之苦。
哪里有炉灶在生火,哪家蒸锅里没有灰尘。
像我这样温饱的人,百人中恐怕没有一个。
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放声歌唱聊以自勉。
注释:
- 惨澹:惨淡、阴沉的样子。
- 穷阴:天气阴沉,形容天色阴暗。
- 裂人面:形容寒风刺骨,像刀割一样。
- 煦妪:形容温暖,像春天的阳光。
- 甑无尘:蒸锅里没有灰尘,表示生活的艰辛。
- 安得不惭愧:表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自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著称,常常描绘民生疾苦,关心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末,正值冬季,白居易通过对比自身的富足与社会的贫困,反映了对民生艰辛的深切关注和内心的愧疚。
诗歌鉴赏:
《岁暮》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描绘了寒冷的冬季,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霜风和冰雪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冬天的严酷。而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自述自身的富足,早晨有米,晚上有柴,生活安逸,然而这种幸福的生活与外面寒冷贫苦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心生愧疚。最后,诗人感叹在洛城中,饱暖者少之又少,面对周围的苦难,自己却安然无恙,心中愈发感到不安与惭愧。这首诗不仅表达了白居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良知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惨澹岁云暮:描写岁末的阴冷与萧条。
- 穷阴动经旬:表达阴云笼罩,持续了很久。
- 霜风裂人面:寒风刺骨,给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
- 冰雪摧车轮:冰雪的重压使得交通不便,暗指生活的艰辛。
- 而我当是时: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
- 独不知苦辛:感到自己在安逸中忽略了他人的苦难。
- 晨炊廪有米:早上还有米饭可以吃。
- 夕爨厨有薪:晚上有柴火可以做饭。
- 夹帽长覆耳:穿着厚重的衣服和帽子,保暖。
- 重裘宽裹身:厚重的裘衣裹住身体,增加温暖。
- 加之一杯酒:再喝上一杯酒,感到温暖。
- 煦妪如阳春:温暖如春日阳光。
- 洛城士与庶:指洛阳城的士人和百姓。
- 比屋多饥贫:家家户户都面临饥饿与贫困。
- 何处炉有火:问哪里还能点着火烤东西。
- 谁家甑无尘:问谁的蒸锅里没有灰尘,暗指生活的艰辛。
- 如我饱暖者:像我这样生活富足的人。
- 百人无一人:在百人中,像我这样的人几乎没有。
- 安得不惭愧:我怎能不感到惭愧。
- 放歌聊自陈:放声歌唱以自我安慰。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富足与贫困的情况,加强了主题。
- 拟人:霜风、冰雪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贫困的深切关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反思,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风:象征寒冷和孤独。
- 冰雪:象征困难和压迫。
- 米、薪:代表生活的基本需求。
- 酒:象征温暖与慰藉。
- 火:象征生活的希望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的天气状况是: A. 晴朗
B. 阴沉
C. 多雨
D. 温暖 -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 A. 生活贫困
B. 忽略他人的苦难
C. 没有朋友
D. 工作不顺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情感抒发
B. 对比富裕与贫穷
C. 自然景色
D. 个人经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饮酒的豪情。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岁暮》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白居易以个人的安逸与社会的困苦形成对比,而杜甫则更强调战乱带来的苦难。两者的风格各异,却同样展现了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杜甫诗选》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