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杂咏 其一》
时间: 2025-01-24 14:5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笑微云滓太虚,粼粼清水总无鱼。
敢言西子真殊色,也道南华是僻书。
漱石枕流存慧解,别风淮雨听钞胥。
人生只有忘机好,黑白分明计便疏。
白话文翻译:
别笑那些微曦的云彩渺小虚无,清澈的水面上竟然连鱼影都没有。
有人说西子(西湖的美人)真是绝世的容颜,也有人说南华(《道德经》)是冷僻的书籍。
在石头间漱口,枕着流水,存有智慧的领悟;远离风雨的淮河,倾听那钞书的吟唱。
人生中只有忘却机巧的心思才是最好的,黑与白的界限分明,计较反而显得疏远。
注释:
- 微云滓:微小的云彩,滓指杂质。
- 粼粼清水: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 西子:指西湖的美丽女子,常用以比喻美人。
- 南华:指《道德经》,道家经典,常被视为深奥难懂之书。
- 漱石枕流:指一种恬淡的生活方式,象征智慧和宁静。
- 钞胥:指书籍,通常是指抄写的书籍。
- 忘机:指忘却机巧、心机的状态,强调纯粹与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其昌(约1640-约1710),字子华,号山农,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清之际。他的诗歌受传统文化影响,常以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为内容,风格清新淡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冬夜杂咏》系列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强调心灵的宁静和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冬夜杂咏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歌,充满了哲思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篇通过描绘微云和清水,暗示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渺小,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西子与南华的对比,强调了人们在美与智慧上的偏见和误解,暗示了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轻视。
“漱石枕流”一语,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然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理想状态。最后两句则引出了全诗的哲学主题,强调了忘却心机的重要性,认为在复杂的人生中,保持一份纯粹与简单才是最为珍贵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相结合,使得意境深远,留给读者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笑微云滓太虚:劝人们不要笑那些微不足道的云彩,它们在空中显得虚幻。
- 粼粼清水总无鱼:尽管水面波光闪烁,但却没有鱼的身影,暗指生命中的空虚。
- 敢言西子真殊色:有人敢说西子(美人)确实美丽。
- 也道南华是僻书:也有人说《道德经》这本书难以理解、冷僻。
- 漱石枕流存慧解:在石头间漱口,靠着流水,保留智慧的体悟。
- 别风淮雨听钞胥:远离风雨的淮河,倾听书本的吟唱。
- 人生只有忘机好:人生中最好的状态是忘却心机。
- 黑白分明计便疏:黑与白的界限清晰,过于计较反而显得疏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子”比作美人,将“南华”比作难懂的智慧,表现出个体对美与智慧的不同理解。
- 对仗:如“漱石枕流”与“别风淮雨”,形成对称的音律美。
- 象征:水面无鱼象征了生活的空虚与内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提倡忘却世俗的心机,追求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通过各种意象的交织,诗人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微云滓:象征着渺小与虚无,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常与不确定。
- 清水:象征纯净与平和,暗示内心的宁静。
- 西子:美的象征,反映社会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 南华:智慧的象征,体现出人们对深奥文化的偏见与忽视。
- 漱石枕流:象征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对智慧与宁静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位美人?
- A. 王嫱
- B. 西湖的美人
- C. 赵飞燕
-
“漱石枕流”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追求财富
- B. 向往宁静与智慧
- C. 享受热闹
-
诗中提到的“南华”是指哪本书?
- A.《论语》
- B.《道德经》
- C.《史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王维
- 《寻隐者不遇》:贾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冬夜杂咏》都表现了对内心思考的重视,前者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哲理思考。
- 《寻隐者不遇》则通过对隐者的追寻,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冬夜杂咏》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研究清代诗人的作品与风格。
- 《古诗词鉴赏指南》:深入了解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和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全面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与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