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24 01:5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陆求可 〔清代〕
苍苍千仞,看大江东注。
昼夜走蛟龙,喜金山不随波去。
潮生潮落,不识几何年,
京口驿,瓜洲渡。
南北虚舟路。
风流苏子,暇日寻僧语。
解带镇山门,谈笑间禅床何处。
妙高台上,听水调歌头,
月横江,风满树。
搔首青天暮。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入云的山峦之下,眺望着奔流不息的大江向东注入海中。
昼夜奔腾的江水如蛟龙一般,唯有金山不随波而去。
潮起潮落,岁月流转,不知已经多少年,
京口的驿站,瓜洲的渡口。
南北的水路虚无缥缈。
风流的苏子,闲暇时寻访僧人的话语。
解开衣带,静坐于山门,笑谈间禅床又在何处?
在妙高台上,倾听水调歌头,
明月横在江面,风儿吹满树梢。
在青天暮色中,轻轻挠首。
注释
- 苍苍千仞:形容山高入云,千仞指高耸的山峰。
- 蛟龙:指水中的龙,形容江水奔腾不息。
- 金山:比喻在水中不随波荡漾的坚固存在。
- 潮生潮落:形容江水的涨落,象征时间的流逝。
- 京口驿,瓜洲渡:指长江沿岸的渡口和驿站。
- 苏子:即苏轼,风流才子,指诗人的朋友。
- 妙高台:高台,常用于吟诗作对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1640-1712),清代诗人,字子可,号山樵,江苏人。陆求可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以山水、隐逸、禅宗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后,陆求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抒情诗。诗的开篇通过描绘千仞高山与奔流的大江,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诗中“喜金山不随波去”一句,生动地表达出一种坚定与不屈的精神,似乎在告诉人们要在变幻的世事中保持自己的本心。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转向对人生的沉思。“潮生潮落,不识几何年”,在瞬息万变的时光中,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京口驿和瓜洲渡则勾勒出一幅水路交通繁忙的画面,连接着南北,象征着人生旅途的无尽可能。
在后半部分,诗人寻访友人苏子的闲适场景,表达出一种洒脱与幽默,体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解带镇山门,谈笑间禅床何处”,在这轻松的对话中,诗人似乎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在繁忙与宁静之间,寻找心灵的归宿。最后,诗人在妙高台上听水调歌头,月光洒在江面,风吹满树,整个画面宁静而美好,仿佛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拥抱与享受。
整首诗在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哲理思考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自然的深刻理解,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苍千仞,看大江东注:开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强调高山与大江的对比,展现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昼夜走蛟龙,喜金山不随波去:比喻江水奔腾不息,金山象征稳定。反映出诗人对不变的追求。
- 潮生潮落,不识几何年:潮水的涨落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 京口驿,瓜洲渡:具体地名描绘出水路交通的繁忙,暗示人生的无尽旅程。
- 南北虚舟路:水路的虚无缥缈,象征人生的渺小与不确定。
- 风流苏子,暇日寻僧语:描绘诗人闲暇时与友人交谈,展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解带镇山门,谈笑间禅床何处:在轻松的交谈中,诗人反思禅意与生活的意义。
- 妙高台上,听水调歌头:在高处聆听自然的声音,象征一种心灵的升华。
- 月横江,风满树:描绘出静谧的夜晚,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搔首青天暮:结尾以轻松的姿态,表达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走蛟龙”比喻江水奔腾,形象生动。
- 对仗:如“潮生潮落”与“京口驿,瓜洲渡”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月横江,风满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大自然景色和友人间的交谈,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坚固与稳定,代表人生态度。
- 江:流动与变化,象征人生的无常。
- 月:象征纯洁与宁静,反映内心的平和。
- 风:象征自由与无拘束,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蓦山溪》的作者是?
A. 苏轼
B. 陆求可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京口驿”与“瓜洲渡”主要指什么?
A. 交通繁忙的地点
B. 诗人的故乡
C. 隐士的居所
D. 旅游胜地 -
“潮生潮落,不识几何年”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时间的流逝
B. 人生的烦恼
C. 自然的规律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经典之作,表达了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
- 《江上渔者》:张志和的作品,描绘江边渔夫的闲适生活。
诗词对比
- 《蓦山溪》与《水调歌头》:二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水调歌头》更注重哲理,而《蓦山溪》则更突出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闲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陆求可诗文集》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