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
时间: 2025-01-10 18:52:5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填词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醒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词的感慨,认为词的兴盛是因为它能借助比兴的手法。欢娱的作品往往不如忧患的作品感人。冬郎(指屈原)一生极为憔悴,似乎和三闾(即屈原的故乡)一起醉酒。美人和香草令人怜惜春天的逝去,凤蜡和红巾则承载着无限的泪水。芒鞋代表着我心中的忧愁,只有杜陵的诗能够理解。古人对人情的理解已经失落,难怪世俗之人轻视填词。词的源远流长,比起诗的律法更为接近,拟古的乐府更是加以润色。如今三百篇的诗句,已然换头并且转韵。
注释:
- 亡词:指的是词的衰亡或消逝。
- 比兴:一种修辞手法,借助比喻和兴发来传达情感。
- 冬郎:指屈原,因其在冬天被流放,形象憔悴。
- 三闾:指屈原的故乡,意为与故乡共醉。
- 芒鞋:指简陋的鞋子,象征着忧愁和低贱的生活。
- 杜陵:指杜甫的故乡,象征着对古人诗歌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代诗人,出身于满洲贵族,他的诗词以感情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清代,正值词的流行时期,诗人对当时词的现状以及自己与词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词的热爱与忧虑。
诗歌鉴赏:
纳兰性德的《填词》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词的认识与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欢娱与忧患,揭示了词的不同情感表达。诗人借助屈原的形象,表达了对古人情感的共鸣和对当下词风的无奈。在描述美人、香草和凤蜡红巾时,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悲伤交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诗中提到的“芒鞋心事杜陵知”,不仅仅是对杜甫的怀念,也是对古诗词的尊重。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上深邃,展现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亡词乃盛:暗示词的兴盛与诗的衰亡。
- 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欢娱的作品不如忧伤的作品更能打动人心。
- 冬郎一生极憔悴:屈原的悲惨命运反映了诗人的感慨。
- 美人香草可怜春:春天的美与逝去的哀愁结合。
- 芒鞋心事杜陵知:用芒鞋象征自己的忧愁,杜陵的诗则是心灵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情感通过物象传达,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篇诗歌结构紧凑,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古诗词的反思与评价,表达了对词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当下文化状况的忧虑。
意象分析:
- 美人、香草: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易逝,象征着情感的脆弱。
- 凤蜡红巾:承载着泪水,象征着悲伤与无奈。
- 杜陵:象征着古代诗歌的高尚情感和人文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冬郎”是指哪位古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白居易
-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什么?
- A. 轻松快乐
- B. 低贱与忧愁
- C. 富贵与华丽
- D. 远行与旅行
- 答案:B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反映了什么?
- A. 忧患与欢娱的对比
- B. 个人的经历
- C. 自然风光
- D. 社会风俗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的《填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在探讨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但纳兰性德更偏向忧伤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