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寒柳》

时间: 2025-01-10 22:30:24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寒柳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主题是忧伤与怀念。飞舞的柳絮和花瓣如今何处可寻?层层冰雪的压迫使它们凋零,寒冷的五更时分,树木显得稀疏。可我仍然爱那明亮的月光,尽管它也让我心中憔悴。最让我惆怅的是繁密的柳丝在摇落之后,让人更想念春天的山景。梦已断绝,难以再续。西风带来了多少怨恨,却吹不散我眉头的忧愁。

注释:

  • 飞絮:柳树的绒毛,在春天时分随风飘散。
  • 层冰积雪:形容严冬的寒冷。
  • 五更:指凌晨时分。
  • 憔悴:形容因思念或忧愁而显得消瘦。
  • 繁丝:指柳树的枝条,春天时繁密的柳丝。
  • 湔裙:洗净裙子,象征梦的破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出身于满洲贵族家庭,青年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与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纳兰性德的晚年,正值他个人生活遭遇诸多变故与困扰之际。词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临江仙·寒柳》是一首充满浓烈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惆怅。开篇的“飞絮飞花何处是”即以轻盈的意象引出对春天的怀念,接着转入对严冬的描写,层冰积雪的意象与寒冷的五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词人对明月的热爱与对自身憔悴的感慨交织,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后面的“最是繁丝摇落后”,更是通过对柳丝凋落的描绘,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失去的哀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愁苦。最后一段“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西风的呼啸似乎带走了所有美好的回忆,却无法驱散词人心中的愁苦。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絮飞花何处是”:表现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追忆,渴望找到曾经的美好。
  2. “层冰积雪摧残”:描绘严冬的残酷环境,象征生活中的困境。
  3. “疏疏一树五更寒”:描写寒冷的夜晚,树木稀疏,凸显孤独感。
  4.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对明月的喜爱,也反映出内心的忧伤。
  5.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通过柳丝的摇落,唤起对春山美景的思念。
  6. “湔裙梦断续应难”:梦境的破碎暗示着现实的困扰与无奈。
  7.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西风带来的恨意无法消散,表达了内心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絮”、“飞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西风多少恨”。
  • 对仗:如“层冰积雪”与“疏疏一树”,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哀悼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邃的思考与强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絮: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冰雪:象征寒冷与困境。
  • 明月:象征美好与思念。
  • 繁丝:象征生命的繁盛与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层冰积雪”主要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生活的困境
    • C) 美好的回忆
  2. “西风多少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3. 这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花与草
    • B) 柳与月
    • C) 冰与雪

答案:

  1. B) 生活的困境
  2. B) 忧愁
  3. B) 柳与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失去的怀念,但情感上更显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怀念中夹杂了更为积极的情感,展现出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