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闻笛》
时间: 2025-04-28 17:37: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院度红腔。细逐宵风转曲廊。四顾无人蛩语歇,微凉。惜少歌喉啭泰娘。夜色照瑶窗。酒盏犹温月过墙。雨被蝉琴住了,梅黄。又报梅花落楚江。
白话文翻译
在隔壁院子里,传来红腔的笛声。轻柔的风在曲折的小廊中轻轻吹动。四周无人,只有蟋蟀的鸣叫声停了下来,微微感到一丝凉意。可惜歌声不多,仿佛是对泰娘(指的是歌唱者)的惋惜。夜色映照着瑶窗,酒盏仍然温暖,月光洒过墙头。雨打湿了蝉的琴声停息,梅花的颜色也显得淡黄。又传来消息,梅花在楚江边又落下了。
注释
- 红腔:指的是笛声或音乐的声音。
- 蛩语:蟋蟀的鸣叫。
- 泰娘:指的是歌唱者。
- 瑶窗:精美的窗户,暗示出夜晚的宁静和美丽。
- 雨被:雨水打湿。
- 梅黄:梅花的颜色,寓意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慧瑛,清代女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闻名。她的诗歌通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南乡子 闻笛》创作于清代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在月光下听到隔壁院子的笛声,勾起了对往昔的思绪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表现了对独处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闻笛》是郭慧瑛在清代诗词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夜晚的宁静与笛声的悠扬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感伤的氛围。开篇“隔院度红腔”,即渲染了一种隔离却又亲近的感觉,笛声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将作者的心思牵引至隔壁。
在描绘夜色时,诗人用“夜色照瑶窗”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仿佛是月光洒在精致的窗户上,映衬出一种柔和而温暖的情感。然而,随着“雨被蝉琴住了,梅黄”的描写,诗中又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伤,梅花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整首诗不乏抒情的元素,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共鸣,郭慧瑛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隔院度红腔:描绘出隔壁院子传来的笛声,营造出一种柔和的音乐氛围。
- 细逐宵风转曲廊:描写夜晚的微风轻轻掠过弯曲的小廊,增添了静谧的意境。
- 四顾无人蛩语歇,微凉:环境的孤寂,蟋蟀的鸣叫声停止,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惜少歌喉啭泰娘:对歌唱者的惋惜,暗示她的歌声不再。
- 夜色照瑶窗:夜色的映照使得窗户显得更加清丽。
- 酒盏犹温月过墙:酒盏的温暖与月光的照耀,形成一种温馨的对比。
- 雨被蝉琴住了,梅黄:雨打湿了蝉的琴声,梅花的颜色暗示着凋零。
- 又报梅花落楚江:再次提到梅花的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夜色照瑶窗”,将夜色比作光辉,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酒盏犹温月过墙”,形成了和谐的音韵和节奏。
- 拟人:如“雨被蝉琴住了”,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孤独与生命流逝的感悟。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短暂生命的感伤,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丰富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笛声: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交流,传递着孤独和思念。
- 夜色:代表宁静、神秘,承载着诗人的思索。
- 梅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腔”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腔调
B. 笛声
C. 花卉 -
“夜色照瑶窗”中“瑶窗”是什么意思? A. 普通窗户
B. 精美的窗户
C. 破旧的窗户 -
诗中提到梅花落下,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秋天的到来
C. 花开的美丽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郭慧瑛《南乡子 闻笛》 vs 李清照《如梦令》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郭慧瑛的诗更加强调孤独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美好回忆的追忆。郭慧瑛通过自然景物与音乐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出对往昔的无限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郭慧瑛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