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时间: 2025-01-24 12:03:41

父子承恩日,遗荣拜职辰。

挂冠辞圣主,佩印奉严亲。

举代辞贤智,当朝劝孝仁。

退归将适越,攀饯乃倾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贺秘监归会稽诗
唐代:王瑀

父子承恩日,遗荣拜职辰。
挂冠辞圣主,佩印奉严亲。
举代辞贤智,当朝劝孝仁。
退归将适越,攀饯乃倾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贺秘监归乡的祝福和惜别之情。诗中提到父子之间的恩情以及对荣华富贵的追求,挂下官职告别圣主,佩戴印信奉侍亲人,辞去贤明智者的职位,提倡当朝的孝道和仁德。最后,诗人表达了将要回归故乡的期待,并对离别的朋友倾注了深厚的情感。

注释

  • 承恩日:承受恩惠的日子,指获得高官厚禄的日子。
  • 遗荣:遗留的荣耀,指世代相传的荣华。
  • 挂冠:挂下官帽,象征辞官。
  • 佩印:佩戴印章,表示身份和权力。
  • 适越:适合归隐于越地,指返回故乡。
  • 攀饯:攀附送行,指朋友们前来送行。

典故解析

  • 贤智:指有才德的人。古时,贤能之士在朝廷上受到重视。
  • 孝仁:孝道和仁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以及对他人的仁爱。
  • :指秦国,这里用作对比,暗指离别的情感深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瑀,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贺秘监即将归乡之际,表达了对其的祝福与惜别之情。诗人在社会变迁中,感受到辞官归隐的渴望,同时也呼应了对传统孝道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展示了唐诗的艺术魅力。诗的开头提到“父子承恩日”,强调了家庭关系中的恩情,体现了儒家文化对家庭的重视。接着“挂冠辞圣主”,不仅表达了对权力的淡泊,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最后一句“攀饯乃倾秦”则以“倾秦”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显示出浓厚的乡愁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承恩到辞官,再到归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王瑀成功地传达了对亲情、友情和对故土的热爱,展现了唐诗特有的风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父子承恩日:今天是父子承受恩惠的日子,暗示了家庭的支持和传承。
    • 遗荣拜职辰:遗留的荣耀在此刻得到尊重,表现出对职位的珍视。
    • 挂冠辞圣主:挂下官帽告别圣主,体现离职的决心。
    • 佩印奉严亲:佩戴印章去侍奉严厉的亲人,表达对家庭的责任感。
    • 举代辞贤智:辞去贤能之士的职位,强调对智慧的重视。
    • 当朝劝孝仁:鼓励当今世代践行孝道与仁德。
    • 退归将适越:准备回归故乡,表现对故土的向往。
    • 攀饯乃倾秦:朋友前来送行,感情深厚,体现难舍的情谊。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比喻与象征的运用使得情感更加深邃,如“挂冠”象征着放下权力。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反映了对家庭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思考。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呼应了对孝道和仁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父子:象征家庭的温暖与支持。
  • 官职:代表社会地位与责任。
  • 故乡:象征归属与温情。
  • 离别:表达情感的深重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父子承恩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A. 享受权力
    • B. 家庭的恩情
    • C. 追求财富
  2. “挂冠辞圣主”中的“挂冠”是什么意思?

    • A. 登上高位
    • B. 辞去官职
    • C. 继承家业
  3. 诗的最后一句“攀饯乃倾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友人的珍惜与不舍
    • C. 对故土的向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 by 王维
  • 《送友人》 by 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王瑀的《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维的作品在意境上更为深远,而王瑀则更强调家庭与社会责任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