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任上马太守 其一》

时间: 2025-04-27 11:09:24

谁言西粤满城花,我到东江日已斜。

古洞云深藏怪石,晚林风烈蹙归鸦。

宦途牢落心偏急,王事驰驱鬓易华。

惟有黄堂清夜月,馀光垂照散人家。

意思解释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一

原文展示:

谁言西粤满城花,我到东江日已斜。
古洞云深藏怪石,晚林风烈蹙归鸦。
宦途牢落心偏急,王事驰驱鬓易华。
惟有黄堂清夜月,馀光垂照散人家。


白话文翻译:

谁说西粤的城市繁花似锦,我到东江时,太阳已经西斜。
古老的洞穴深藏在云雾中,怪石嶙峋;傍晚的树林里,风声呼啸,归巢的乌鸦被迫低头。
在官场的沉重拘束中,我的心情愈发急切,王命催促之下,白发愈加增添。
唯有那黄堂下的明月,在宁静的夜晚洒下余晖,照耀着散落的人家。


注释:

  • 西粤:指的是现在的广东一带。
  • 东江:指的是东江河,流经广东。
  • 古洞:指古老的山洞。
  • :皱眉、聚拢,形容归鸦的姿态。
  • 宦途:指官场生涯。
  • 牢落:沉重、艰难的状态。
  • 王事:指国家的事务。
  • 黄堂:指房屋、庭院,古代书院或家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西粤”与“东江”地名,反映了作者的地理视野与生活经历,描绘了不同地方的风貌。古洞与怪石则可能暗示了自然的神秘与人心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粹,明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处境与感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解任之时,诗人面对官场的繁杂与个人的内心挣扎,试图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一》是一首充满个体情感与自然描绘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西粤与东江的对比,揭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谁言西粤满城花”即刻打破了常规的美好印象,作者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外界美好景象的冷漠与无感,随着“我到东江日已斜”,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在此刻结合,带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晚林风烈蹙归鸦”则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乌鸦归巢的情景不仅描绘了傍晚的凄清,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急迫与无奈。此处,诗人将自身的宦途比作“牢落”,显得尤为深刻,揭示了官场的压迫感与个人价值的迷失。

最后两句“惟有黄堂清夜月,馀光垂照散人家”则是诗人的一线希望与安慰,明月洒照下的宁静夜晚传递出一种人间温情,尽管身处官场的困顿,但仍然能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与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言西粤满城花:质疑外界对西粤繁华的评价,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
  2. 我到东江日已斜:自我引入,时间的流逝带来一种无奈与感伤。
  3. 古洞云深藏怪石:描绘自然的神秘与险峻,暗示内心的复杂。
  4. 晚林风烈蹙归鸦:突出归巢乌鸦的无助,象征着归属感的缺失。
  5. 宦途牢落心偏急:官场的沉重让内心更加急躁,反映对未来的不安。
  6. 王事驰驱鬓易华:为了王命奔波,白发渐增,表现出心态的焦虑。
  7. 惟有黄堂清夜月:寻找心灵的慰藉,在宁静的夜晚中找到归属。
  8. 馀光垂照散人家:诗人心系人间,表现出人性中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场比作“牢落”,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束缚感。
  • 对仗:如“古洞云深藏怪石”与“晚林风烈蹙归鸦”,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用“蹙”来描述乌鸦的归巢,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官场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人间温情的向往,展现了人性中的柔软与坚韧。


意象分析:

  • 西粤:象征繁华但内心孤独。
  • 东江:代表现实的艰辛与无奈。
  • 古洞怪石:暗示人生的复杂与险峻。
  • 月光:象征希望与宁静,为人心提供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粤”是指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宦途牢落心偏急”中,“牢落”意指:

    • A. 自由
    • B. 严重
    • C. 沉重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黄堂”可以理解为:

    • A. 学校
    • B. 书院
    • C. 住宅
    • D. 花园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粹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人世间的思考与对亲情的怀念。但王粹更侧重于官场与自然的对比,而杜甫则更多地感伤家庭与个人命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粹研究》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