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子逊中秋风雨后看月原韵》

时间: 2025-01-26 00:19:19

风雨初更歇,凉蟾已在天。

涔涔终不湿,炯炯只孤悬。

发映千茎白,秋逢两度圆。

三吴烽堠静,弦管自年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雨初更歇,凉蟾已在天。
涔涔终不湿,炯炯只孤悬。
发映千茎白,秋逢两度圆。
三吴烽堠静,弦管自年年。

白话文翻译:

风雨刚刚停歇,凉爽的月亮已经挂在天上。
细雨虽多,却依然没有淋湿它,明亮的月光孤独地高悬。
月光照耀着万千的白色菊花,恰逢秋天的两次圆月。
三吴地区的烽火台静默无声,乐声悠扬,年年不绝。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雨:指天气的变化,象征着不安定和动荡。
  • 凉蟾:指凉爽的月亮,蟾蜍寓意月亮,凉蟾即凉爽的月亮。
  • 涔涔:形容细雨的样子,指雨水绵绵不绝。
  • 炯炯:形容明亮的样子,指月光明亮。
  • 千茎白:指千枝白色的花,可能指白菊。
  • 两度圆:指农历八月和九月的满月,象征着圆满与团圆。
  • 三吴:指吴地,即江苏、上海一带,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
  • 烽堠:指烽火台,是古代用作报警信号的塔。
  • 弦管:指乐器,象征着音乐。

典故解析:

“凉蟾”及“涔涔”体现了古人对月亮和雨水的情感寄托,特别是中秋节人们对团圆的思念。“三吴烽堠”引申出安定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其倬,清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风雨之后,诗人通过观察月亮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团圆和安宁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风雨初更歇”为起笔,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与清凉。首句通过描写风雨的停息,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气氛,巧妙地引出月亮的出现。接下来的“凉蟾已在天”则把焦点转向月亮,传递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月亮的光辉在雨后格外明亮,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喜爱。

“涔涔终不湿,炯炯只孤悬”两句则通过对比,突出月亮的独立与孤高。细雨虽多,却无法遮掩其光辉,象征着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独立和清醒的态度。这种孤独的感受在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中显得尤为深刻,更加凸显了人心的思念与渴望。

后两句“发映千茎白,秋逢两度圆”描绘了月光映照下的白色菊花,象征着丰收与美好的期待。最后一句通过对三吴地区的烽火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音乐的悠扬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表现了人们对于团圆和宁静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雨初更歇:描绘天气的变化,暗示不安定的环境已逐渐平息。
  2. 凉蟾已在天:凉爽的月亮高挂,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
  3. 涔涔终不湿:细雨纷飞,但月亮的光辉依然明亮,象征着坚韧不拔。
  4. 炯炯只孤悬:月亮的孤独与明亮,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5. 发映千茎白:月光照耀下的白色菊花,象征着丰收与美好。
  6. 秋逢两度圆:反映了中秋的圆月,寄托了团圆的情感。
  7. 三吴烽堠静:烽火台的静谧,暗示着人们对安宁的向往。
  8. 弦管自年年:音乐的悠扬,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继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凉蟾”与“炯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月亮比作“凉蟾”,富有生动的形象感。
  • 意象:细雨、月亮、菊花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中秋节的月亮展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团圆的渴望,同时寄托了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情感丰富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细雨:象征柔情与思念。
  • 白菊:象征着纯洁与丰收。
  • 烽火台:象征着战乱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凉蟾”指的是什么?

    • A. 细雨
    • B. 明亮的月亮
    • C. 秋风
  2. 诗中“涔涔”形容的是?

    • A. 湿润的草地
    • B. 细雨
    • C. 清澈的河流
  3. “三吴烽堠静”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 A. 战争
    • B. 和平
    • C. 音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静夜思》
  2. 苏轼《水调歌头》
  3.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高其倬的《和许子逊中秋风雨后看月原韵》与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月亮的思念,但高其倬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人事的结合,而李白则更突出个人的情感体验。两者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唐诗三百首》
  3. 《宋诗三百首》
  4. 《清代诗人研究》
  5. 《中国古代文学史》